【校企共建课程】 电力工程学院与合作企业启动课程联建工作
新年伊始,围绕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超高海拔藏区清洁能源智能运维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需要,电力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冯黎兵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与华电金川新能源公司、四川数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召开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力图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推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提升项目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研讨,校企双方明确了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实施流程、核心框架与建设方向。冯书记指出,本次课程开发不仅要紧密契合国家及行业发展趋势,特别是涉藏地区清洁能源运维的独特需求,还需结合高海拔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设计,以确保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他强调,课程内容须全面涵盖清洁能源运维的最新技术与行业标准,尤其要注重将先进的智能运维技术融入其中,确保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同步。
针对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冯书记提出,学校应依托合作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资源,充分调研并整合清洁能源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实际案例,逐步完善课程的技术含量和实践指导性,确保该课程在内容深度、技术前瞻性等方面均能满足清洁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在讨论中,冯书记特别强调,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将是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是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希望企业能够为教师团队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规定规范的融合以及生产现场典型案例的分享方面。
合作企业对学校提出的建议表示高度认同,并对进一步深化合作表示全力支持。公司负责人承诺,将派遣技术专家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丰富的行业案例与技术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的高质量落地。同时,在职工与用工人员的培训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确保培训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
校企共建新技术应用课程是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之一。学院今后将继续与合作企业共同努力,将项目打造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产教融合标杆,推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行业技术的提升,为四川涉藏地区乃至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