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化工与制药教研室党支部牵头与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共绘校地合作新蓝图
近日,化工与制药教研室党支部与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以党建为纽带,联合举行交流合作会议,将党组织引领作为校地协同的“红色引擎”,围绕多领域合作深入研讨、凝聚共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为后续合作筑牢“红色根基”。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党委书记、队长徐小勤主持,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化工与制药教研室党支部支部书记赖川携学院班子成员及博士代表共同参会,全程凸显党组织在合作中的主导性与引领性。
党建搭台,筑牢合作“红色桥梁”
交流座谈会上,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党委书记、队长徐小勤以党建引领发展为切入点,介绍了大队发展历程、业务布局时,重点强调了“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发展模式。多年来,大队始终以党组织为核心,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技术攻关组,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等领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鲜明的“红色产业”优势。结合行业新态势,徐小勤从党建引领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以双方党组织为牵头,共建“党建合作联盟”,在平台建设上打造“党员科研示范基地”,在科研协作中组建“党员联合攻关小组”,在人才培养中开展“党建+实践育人”项目,让党建成为连接校地资源的“红色纽带”。
化工与制药教研室党支部支部书记赖川同步响应,围绕“党建强学科、党建育人才”的学院发展理念,介绍了学院在党建引领下的学科建设成果,通过设立“博士党员科研先锋岗”、开展“党建+科研创新”主题活动,学院在人才储备、科研平台建设上形成显著优势。赖川表示,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大队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将党建引领贯穿合作全过程,在平台资源共享、科研联合攻关、实践人才培养中,以党员骨干为核心力量,推动合作落地见效。
交流座谈会
党建赋能,破解合作“关键难题”
在交流研讨环节,双方党组织聚焦合作中的核心议题,以“党建引领破难题”为导向,围绕科研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应用、人才资源共享展开深度讨论。针对“科研与产业脱节”问题,双方党组织共同提出“党员技术对接制”,由学院党员博士与大队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建立“实验室—产业一线”双向联动机制,推动科研成果精准匹配行业需求;针对“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问题,确定以“党建+实践教育”为路径,依托大队实践资源,开设“党员导师实践课”,让学生在党组织引导下参与一线项目,培养应用型人才。经充分研讨,会上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合作备忘录,同时举行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两大基地均明确设立“党建工作联络站”,将党组织建设与基地运营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确保合作始终沿着党建引领的正确方向发展。
签约仪式
党建引领,锚定发展“共赢目标”
此次合作是双方党组织践行“党建引领服务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更是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围绕“申硕攻坚”核心目标、对接区域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赖川书记表示,学院会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与大队党组织的协同合作。一方面,依托“党建合作联盟”,为博士党员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平台,鼓励党员在技术攻关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以“党建+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动党员科研团队与大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红色科技动能”。
双方明确,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校地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党组织联建、党员联动、资源联享,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校地发展互利共赢,共同书写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