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党支部 “医心向阳”教育改造名师工作室在行动
为发挥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引领作用,发挥罪犯教育改造、心理矫治工作“攻心治本”作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党支部联合山东省潍北监狱,建立“医心向阳”,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实现名师引领、以室育师、点面共进、长效增效,不断提升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社会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一、夯实基础保障
山东省潍北监狱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统筹内外优质资源,设置专用办公室,配备专业设备,并进行基建装修和文宣建设。在狱内医院设立专用诊室,配备办公桌椅、书柜、沙发、电脑等设备,专业图书100余册,用于开展个体心理矫治、个案研讨。
二、完善组织架构
一是签署共建协议。心理学院与山东省潍北监狱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应用心理学党支部与十二监区(医院)签署党支部共建协议。心理学院副教授、应用心理学党支部书记高新义为工作室导师。
二是组建专业队伍。以十二监区(医院)监区长为工作室领头人,挑选工作经验丰富并具有医学、心理学背景的干警为骨干成员,确保团队专业化水平。
三是架构组织网络。为实现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化,又适应日常监管工作的需求,在每个监区挑选1名具有心理学背景干警作为监区心理辅导员,负责开展本监区的心理矫治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分析典型案例,以及分享好的做法。实现“教育改造科-工作室-监区”罪犯心理矫治“三级工作网络”。
三、强化管理运行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咨询流程、保密制度,绘制流程图,并做到制度上墙。
二是定岗定责。制定了导师、带头人、成员、辅导员各级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压实岗位任务。
三是实质运行。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会议、实训等多种方式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记录详细,档案完整,做到年初有规划,年末有总结,日常有检查。
四、扎实开展工作
(一)攻心治本,科学开展重点罪犯心理咨询。一是心理筛查与心理咨询有效联接。对监区排查出的有心理问题和有心理危机的需要帮扶的罪犯,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对进行心里稳定化运用专业技术进行矫治。2023年10月以来,共有40余名罪犯接受心理咨询矫治,共计65次。经矫治,28名罪犯有效化解了心理问题,表现明显好转。二是抓两头,促中间。做好新收犯和释前罪犯的心理评估,准确掌握罪犯个体心理特征,为做好罪犯日常管理、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做好日常罪犯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罪犯服刑期间心理健康辅导。
(二)润物无声,系统进行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心理健康科普,选择适合罪犯需求的专题开展。二是根据罪犯特点,共同制作《心理微课堂》,通过育新网、育新电视台等进行推送。三是在各监区建立心理渲泻室。
(三)授人以渔,持续提升专业干警业务能力。针对监狱实际需求,面向监狱27名心理学背景的骨干干警,开展30课时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编印内部学习资料,有效提升干警专业能力。
(四)典型引领,合力打造心理咨询案例成果。组织心理矫治专业干警挖掘17篇典型案例,研究咨询矫治方案,经反复沟通修改,形成兼具典型性、示范性、指导性的案例集,为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五)以点带面,助力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与精准教育转化相结合,将心理咨询技能应用于精准教育转化工作,有效提升了高度风险罪犯教育转化成效。二是与“融冰筑桥”亲情帮教活动相结合,做好罪犯心理帮扶、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维护等工作,持续为罪犯帮教工作保驾护航。三是与民盟中央与司法部“黄丝带帮教”行动相结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着力构建监狱、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