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擎,四路聚焦,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车辆工程系第三党支部以全国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交通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双创”工作,构建全国汽车智能高端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产学研用平台,以党建为引擎,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路径,一体推进党建联建、教育服务品牌创建、科技创新、科教融汇“四路”协同发展,形成党建育人、产教融合、人才集聚叠加联动效应,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案例背景
车辆工程系第三党支部是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第三批山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双融双促”。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七个有力”建设,创新“1核3融”党建工作法,夯实“红心向党 倾情职教”品牌建设,打造“红色引擎”党建联建品牌,结合专业特点和区域战略新型产业发展,创新“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人才培育模式,持续推进党建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近三年,支部党员获批省级以上项目12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2篇,授权专利23项,发明专利20项。获批国家规划教材7部,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奖2项,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6项。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党建联建,构建多方协同发展新格局
支部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建联建为载体,积极探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新路径,以“三联动”促进“强国行”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辐射带动全校党支部以党建联建强堡垒、促提升。联动地方党组织,与潍坊市奎文区车管家汽车行业调解中心合作,发挥党员技能优势,实践新时代解决汽车行业矛盾纠纷的创新模式,让“枫桥经验”在汽车行业落地生根;联动企业党组织,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与潍柴、福田等企业共同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构建“学习联席、育人联动 工作联手、平台联建、事务联商”的“五联”党支部联建机制,打造“红色引擎”党建联建品牌;联动高校党组织,与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等高校党支部,开展党建交流活动,引领全体党员教师强思想、精业务、重服务,力促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项目联创、发展联赢,深化党建工作深度合作、双向赋能。
图1 党支部与地方、企业、高校党支部开展联动活动
(二)聚焦品牌创建,践行服务社会新使命
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开展党支部“创品牌,办实事”行动,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与示范引领效应。依托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优质资源,面向职业院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开展智能新能源等技能培训;系统打造潍县战役纪念馆、文化科普馆等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育人基地,普及培养中小学职业体验和了解汽车行业发展;发挥“双带头人”“头雁效应”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面向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等中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及课程建设、职业技能大赛、智能新能源汽车先进技术、高水平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专项培训、交流研讨;支部党员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中国-刚果(布)海外职院建设工作,为刚果(布)黑角索瑞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瑞米公司)开展技能培训,全面打造“智新引领,匠造未来”教育服务品牌。
图2 党员教师面向国内外企业、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服务
(三)聚焦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发展
党支部坚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党建引领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了“技术攻关—标准引领—产业反哺”全链条服务体系,赋能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助推汽车行业发展。依托全国汽车智能高端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前沿领域,联合潍柴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攻关,解决企业痛点;共商标准开发,赋能产业发展,党员教师牵头《摩托车损失鉴定评估规范》《新能源事故车辆损失鉴定评估规范》等团体标准开发,助力行业标准建设,促进机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党员教师带领学生,面向潍坊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攻克了传感器数据融合、路径规划算法等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产品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通过技术服务、专利等项目转化为学生实践项目,实现行业资源高效整合,反哺教学。
图3 支部党员赋能行业、企业科技攻关
(四)聚焦科教融汇,打造实践育人新范式
支部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以科创实践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构建四维一体育人平台,丰富实践育人新范式。深化“双主体、三阶段、四进阶”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平台,联合潍柴、比亚迪等企业开展专业实习、项目实训等多元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打造“课程—平台—实践—服务”四维实践育人平台,引导师生在丰富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联合潍柴、豪迈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持续做好与潍坊学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本贯通培养专业。产教融合推动实践育人,知行合一培育时代新人。创设“学校教室、企业车间、虚拟课堂”“校企云”一体化教学空间,与潍柴、比亚迪开设“车间课堂”,开展新生专业认知实习、学生职业能力综合实训等,聘用企业导师开展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质量检测与控制等项目现场教学;聘请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技艺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行业导师、专业带头人等,参与教学、实训和课程开发,进行短期讲学或专题讲座,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实践育人模式。
图4 带领师生深入企业、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车辆工程系第三党支部通过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党支部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