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小“引擎”点亮科创大梦想

2021-09-27 15:11:42 郭婷


在山东科技大学,有这样一群人,在“理论学习”的氛围里,们孜孜不倦学习的身影;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有他们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在“服务同学”的实践中,有他们始终如一的帮扶接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默默坚守与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唱好基本功,“新办法”解决“老问题”

“如何解决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问题?”“如何将党建融入专业学习?”“怎样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在日常党支部生活中,研究生第四党支部积极拓展培养新模式,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为支部把把脉、坐坐诊、支支招,创新“三会一课”新方法,组织开展“学生党员轮值、轮训”,学生支部根据研究生党员特点,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参与支部工作、遵守纪律要求、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获得表彰奖励等情况详细计入党员红黑榜,对党员表现进行积分量化考核,让党员同志们根据积分承诺、亮诺、践诺、评诺,通过亮身份、见行动、做表率,筑牢支部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支部积分最高的党员段华莹说:“量化的考核让我们能随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为民主评议党员提供现实参照,党员表现优劣得以直观显现,避免了评议结果“形式化、一般齐”的现象,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都铆足了劲学拼赶超呢。”

搭好大舞台,创新“智”助力大战“疫”

支部的优秀党员刘雅琨同志在疫情期间冲锋志愿服务一线,连续七周在家乡的防疫站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志愿工作中,她发挥学科专长脑洞大开,支部开主题教育会议时,她提出:“我们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仅可以承担科普、测温、消毒、信息排查等基础性工作,更应当承担科技志愿者的角色,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洞察科研机遇,发挥科研能力。”

在刘雅琨的启发下,支部本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的态度,开展了“我能为疫情做什么”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她们发现,疫情的爆发凸显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疫情防控智能冷链机器人、环境消杀机器人应运而生。支部党员参与设计的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好的路线进行精准运行,自动执行空间喷淋、扫地、尘推等清洁杀菌消毒工作,做到24小时不间断地为战“疫”一线进行消杀清扫环境,保障一线人员健康安全,为疫情防疫贡献力量,其事迹被大众日报、青岛晚报、齐鲁电视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博士生党员杨子江说:“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更应该立足自身学科专业,练就过硬专业本领,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难关,投身实践。”立足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价值追求,支部多名党员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面向大电网运行的火电机组性能评价与控制优化关键技术、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精细容错控制与自救技术、高速列车信息控制系统实时故障诊断技术…多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产生了重大社会效益。近3年来,支部党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发表SCI论文33篇。

学院党委副书记范俊峰表示:“支部党员同志把创新当作生活方式和时尚追求,是名副其实的科研先锋和党建达人。

行好传帮带,小帮扶促成大变化

“师哥,这个视觉算法应该怎么改”、“这个机器人的底盘中心得安装抬升机构,这样可以额外增加红外测温功能”“这个麦克纳姆轮稳定性够吗”…这是支部党员同志们每周三“智汇接力棒”行动的场景。支部坚持“传帮带,攻难关”,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高年级研究生担任党小组组长,每周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培养低年级创新拔尖人才,实现团队建设、项目研究薪火相传。这些“朋辈导师们”,从思想引领、学业规划、科技创新等给予低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指导,让大家能尽快明确方向,迅速进入状态,融入项目。小小的帮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支部成员指导下,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本学科考研率连年保持在40%以上,科技创新竞赛获全国性奖项110余项。

正是怀揣报国的信念和探索的坚持,支部党员同志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热情得到充分释放。支部博士党员王振同志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无畏山高水远,努力迎接下一个盛放,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责任编辑:郭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把创新当作生活方式和时尚追求,做好科研先锋的同时,当好党建达人,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用创新“智”助力大战疫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