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湘——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934年,红军长征进入湘江一带,国民党重兵压境,陈树湘率师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他带领余部进行最后的突围时,不幸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腹部中弹,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
断肠明志,血铸忠魂
陈树湘在道县洪东庙被俘,在被押送途中,他誓死不屈,趁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大喊一声,用力绞断,壮烈牺牲,践行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浩气长存,血洒湘江
陈树湘壮烈牺牲后,道县群众悄悄掩埋了他的遗体,英雄长眠潇水河畔。后来,人们在墓碑上记录了他“断肠明志”的悲壮故事。
天地英雄气,断肠铸忠魂
习近平总书记数次以陈树湘烈士的英雄故事教育全党赓续红色基因,“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历史不能忘记,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习近平饱含对人民英雄的深切崇敬,一次次走进烈士陵园。那一个个深深的鞠躬,那一次次深情的仰望,都在表达着对英烈的缅怀、对历史的敬重。
陈树湘简介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1934年12月18日),湖南长沙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革命烈士。陈树湘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参加北伐军叶挺部,任班长、警卫团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又随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红5军团第34师师长。2009年9月10日,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讲述人——范俊峰
范俊峰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山东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