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师生助力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圆满成功

2021-01-19 17:39:38

2020年1219日,中联重科杯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决赛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48所高校的700余名学生,携305件创新思维强、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秀作品参赛,其中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科技发明制作作品195件、移栽机器人竞技类作品98件、企业出题类作品12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王博,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兴禹,嘉应学院校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杨洲,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洪波,天津农学院副校长赵辉,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胡显清,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易维明等出席,农机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企业代表、各参赛高校师生代表等共计1000余人参加大赛。

胡兴禹在开幕式上致辞,向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评委及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基本情况。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次大赛以聚焦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赛事规格高、参赛范围广、作品实力强,是大学生创新方面的重要赛事,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难得平台。希望各位参赛选手在全心参赛的同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他表示,作为赛事承办方,学校将全面周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赛事圆满顺利进行。

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秘书长Fedro S.Zazueta教授代表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统学会表达了对大赛的美好祝福。他表示,大赛在促进国内外研究人员与学会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参赛大学生通过竞赛,锻炼判断分析能力、团队协作与知识运用能力,不断为社会、国家、世界作出贡献。

陈学庚代表大赛指导委员会对大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大赛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持以高规格赛出号召力,多方参与,共享成果;二是继续以高水平赛出影响力,协同育人,培育精英;三是不断以高质量赛出生产力,助力创新,服务产业。

赵春江代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致辞。他表示,将继续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现代农业装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王博、李洪波、胡显清、辛章法分别代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及农业工程大学国际联盟、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致辞。

比赛分专家评审、现场问辩和现场竞技环节,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特等奖23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100项、优秀奖71项。

闭幕式上,领导嘉宾为获奖选手、优秀指导教师和获得优胜杯的高校颁奖。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与学生代表现场签订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协议。我校音乐学院大学生舞蹈团、民乐团等为参赛代表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易维明在致辞中对参赛作品根植实际、贴近前沿的较高水准,对参赛团队团结协作、一丝不苟的良好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他勉励各参赛团队继续保持和发扬创新精神,总结经验,加强交流,为服务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陈学庚宣布第七届大赛将由河北农业大学承办,并移交大赛旗帜。

据悉,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已举办六届,成为农业装备工程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赛事之一。本届大赛以智能农装、创新未来为主题,由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工程大学国际联盟主办,我校承办,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冠名。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师生密切配合学院工作,全力做好筹备协调、场地布置、校内交通、饮食住宿、疫情防控等各项服务工作,主动补位,积极协调遇到的各种困难,尤其大赛期间淄博地区普降大雪,不惧严寒,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助力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撰稿: 卢童;摄影:张枫雪,张淑玉,冯玲玲,凌警,赵文浩;审核:林晓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师生助力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圆满成功。本次大赛以聚焦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