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初等教育学院2022级中文二班召开“以玫瑰之名,赴教育之约”主题班会。第一班主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学院党委书记刘海涛、院长李敏、刘慧教授、张平仁教授、班主任罗涛、书院办公室主任陈源,辅导员鲁华夏、杨阔以及2022级中文二班全体同学参加此次班会。班会由团支书袁源同学主持。
开学初,第一班主任窦桂梅给同学们寄语并赠书。五位学生代表张嫣容、宋乐怡、刘行、冯昀欣、李清炀结合窦老师出版的书籍《玫瑰与教育》,依次就教师的担当与使命、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等主题,分享阅读感受。窦桂梅与同学们亲切交流,结合本书的育人理念和新时代儿童特点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教育”、“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等内容。她呼吁同学们养成阅读习惯,深入走进儿童,坚持儿童本位思想,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活动过程中,窦桂梅与赤峰市喀喇沁旗南台子小学吕瑞莲老师进行连线。吕瑞莲老师扎根乡村教育30余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赤峰市喀喇沁旗引进“陈琴经典素读第一人”。20年前,吕老师因阅读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一书,正式与“经典素读”结缘。吕老师结合乡村教学经历,分享了在乡村学校积极探索“素读”经典教学法的故事。窦桂梅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问题和特色,带领现场师生共同吟诵《诗经·卫风·木瓜》《静夜思》《水调歌头》等经典古文篇目,详细讲解了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面对同学们当前存在的职业困惑,窦桂梅悉心解答并阐述自身职业发展理念,指出语文教师应成为孩子们“百读不厌的那本书”。
李敏对窦桂梅校长在学院卓越教师培养方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强调“育人”是小学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最本质的价值诉求,应树立“育人为先、教书在后”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适应当前时代特点的育人新模式。
第一班主任是首都师范大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第一班主任”制度优势,通过在学院设立的“窦桂梅工作室”深入落实大小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打造育人新阵地,培养“懂小学教育的卓越教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