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田家炳京津冀小学五育融合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近期组织了该项目下院级课题的立项评审工作。经专家评审,共有21项课题成功立项,研究内容覆盖九大类别,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投身五育融合科研前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次立项的课题方向全面、视角多元,具体包括:项目式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小学教师五育融合课程与教学研究、小学教师五育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小学教师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培训课程开发研究、小学教师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小学生全面发展研究、AIGC赋能小学五育融合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研究以及自主选题。课题不仅贯穿五育,更跨越了课堂教学、教研创新、职前教师培养、职后专业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维度,体现出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科研布局。
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凸显了该项目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例如:《“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的整合实践研究》聚焦课程整合;《“数”中有“美”——AIGC助力下小学数学教师美育课例开发与实践研究》探索技术融合与学科美育;《多模态数据驱动的小学五育融合智能协同体系研究》则致力于构建智能化教育治理模型;而如《小学五育融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机制与实践方案》等课题,则关注学生发展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这些课题从理论建构、模式创新、技术赋能、评价改革等多个路径共同推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五育融合科研生态。
这批立项课题立足实际教学需求,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与推进价值。预期成果将围绕课堂实践、师资培养、学生发展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一批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培训方案及评价工具,为京津冀实验项目校教师落实五育融合提供切实支持,助力小学五育融合走向深入、可持续的教育实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