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山师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夯实育人体系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2025-10-20 22:15:23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为导向,深挖思政底蕴,凝练地理特色,聚焦地理学科素养、实践育人模式、多元载体建设等内容,着力构建“学科融思政、实践育素养、协同促发展”的思政育人体系,为高校基层党支部以学科特色赋能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范式。

支部紧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驱动,以拓展多元育人载体为支撑,系统推进“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实现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育人目标深度融合。

锚定地理学科素养,构建“课程思政”融合范式

支部以地理学科“空间认知、人地协调、区域治理”核心特质为出发点,将国家及地方战略需求与地理学科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强化学生使命担当与专业认同感。

聚焦国家战略,强化使命担当。支部融国家战略于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品德修养、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协调统一。支部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融入地理课程教学与实践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专业课程中设置专题模块,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题研讨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战略的地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推进科教融汇,厚植思政内涵。以学科前沿动态与科研创新为纽带,将科教资源转化为思政育人动能。支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学生参加武汉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兰州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石家庄中国地理学会发展地理年会等,挖掘《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高质量期刊文献的丰富思政元素,将前沿科研成果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素养和能力。

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打造“赛训融合”育人体系

支部紧扣教学目标,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育人体系,多形式开展学科竞赛、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活动,着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广阔天地中感悟思想伟力、厚植家国情怀、激发挺膺担当。

推进实践育人,激发创新潜能。支部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等赛事为牵引,打造“竞赛思政”育人品牌,全方位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育德”。持续聚焦绿色转型、美丽中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热点主题,组织动员与挖掘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等高质量科创活动,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多级协同创新训练体系,全过程、多方面、立体化扎实推进实践育人。

深化实习实践,夯实思政根基。支部结合地理学科专业特点,紧扣国家战略与学科特色设计实习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实习全流程,实现“实践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念塑造”深度融合。组织“保护黄河生态 落实国家战略”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沿黄9市18区(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达1600余小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学科思维。

拓展多元育人载体,构建“多维协同”育人格局

支部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课堂-校园-社会”联动、“教师-学生-合作单位”多主体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从学科优势向育人优势的创造性转化。

建强课堂教学主阵地。以标杆课程示范引领,融课程思政于教学观摩与青年教师培养全程。该支部以“计量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青年教师王亚平的“中国地理”(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为牵引,带动全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开展“优师助航”教学观摩和“青师启航”公开课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师培养和育人全过程。

搭建联学联建大平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地理学科特色,面向政府机构、基层社区开展联学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党建联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支部业务发展融合融通。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打造精品党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等,以党建和业务提升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聚焦课程目标,思政育人卓有成效

支部以地理学科专业特色为根基,锚定“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目标,在学生成长赋能、教师能力提升、成果辐射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

学生综合素养逐步提升在“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的推动下,通过强化价值引领、品牌构建、一体设计,学院“地理思维强化-实践能力进阶-价值素养重塑”的递进式培养体系有效建立,在实践中历练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培养出既具扎实专业功底又具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地理人才。2024年,学院研究生支部获评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竞赛实践育人成效突出支部聚焦地理学科专业特色,将创新竞赛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抓手,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知行合一,育人成效显著。支部教师以垃圾分类、绿色出行、雾霾治理等为聚焦点,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0余项等,有效实现学科特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思政教研质量提升支部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学提能、科研赋能”双轮驱动,推动教师综合能力持续跃升。支部教师团队在省部级教学赛事与改革项目中屡获突破,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正高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创新与育才能力大赛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全国激光雷达遥感讲课比赛特等奖,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

思政案例辐射效应扩大秉持以专业“硬知识”实现价值“柔引领”的推进思路,“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在实践中不断凝练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相关成果已在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推广应用,在《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网》等宣传推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支部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长期坚持“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价值引领,充分挖掘地理学科“聚焦国家战略,扎根区域实践”的特色优势,促进理论认知与实践应用有效衔接协同,推动学生实现价值认知内化与实践能力外显协同,以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与问题导向为牵引,将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美丽中国和珠峰科考活动等转化为鲜活教材和生动案例,家国情怀、生态文明、科学精神和全球视野等思政元素全链条融入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实习实践、科技竞赛等环节。该体系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经验,辐射效应显著,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赋能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与实践范式。


责任编辑:任嘉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聚焦学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山师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夯实育人体系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