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信仰铸就青春力量

2021-12-21 19:57:10 张霖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三强”过硬党支部标兵、“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先进党支部……

长清湖畔,有着这样一个青春蓬勃、党性坚定的党支部,以青春之名传承红色基因,用热爱与担当谱写青年党员的逐梦故事。这就是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行稳致远,星火亦可燎原

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始终坚持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锤炼过硬党性素养,组织青年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身边学生深入开展红色调研,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石对雨的爱,就像蓝的海,虽有万千语,不知怎么去表白……”稚嫩澄澈的歌声满含质朴的爱意,令社会实践队员们纷纷红了眼眶。这是法学院“筑梦红色、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与“萤火虫课堂”的孩子们于离别之际的真情流露。7月20日,法学院由14位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组成“筑梦红色,星火传承”党史宣讲团,奔赴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六户镇的“萤火虫学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短短7天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积极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在青少年群体中“燃”起来,“火”起来,“亮”起来。“7月2日至7月20日,从讲稿准备到任务分配,几乎每位成员的讲稿都反复修改了10遍左右,为学生讲授3至4节党史课。实践过程中,大家又要面临疫情形势突然严峻、授课时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难题。”实践队负责人、2020级入党积极分子李可歆回忆道。

为调动青少年对党史的兴趣,实践队一改以往单调的“口述”形式,运用问答游戏、听红歌识曲等游戏环节,打造了红歌传唱课堂、红色观影课堂等课程,让“萤火虫课堂”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体悟红色力量。单亲家庭的娜娜(化名)因家庭巨变内向自闭,后在队员们的开导下愈发开朗,并在离别之际为队员们唱了一首《雨花石》,“哥哥姐姐,非常感谢你们的陪伴与教导,我会向大家在课堂上讲到的那些建党前辈们学习,希望以后还能再见面……”

法学院另一支社会实践队伍则同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7月13日至7月18日,法学院“践行初心,启航征程”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山东省泰安市山口镇开展了为期6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走访看望获得“光荣在党五十年”奖章的当地老党员同志,为“希望小屋”受捐助的家庭献爱心,深入乡村进行普法宣传,并开展乡村振兴调研,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126位青年党员们始终秉持“学思践悟”相结合的理念,在各自家乡宣讲党史故事,点燃红色星火,法学院学子的红色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躬行普法,奔跑在逐梦之路

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126位青年党员作为学院本科生的“领跑者”,参与组建“萃律团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中心,走进社区进行法律宣讲、走进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的农村进行反诈宣传……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党员担当密切结合,于逐梦之路大步前进。

毕业季,面对令人心动的offer,如何避免就业陷阱的诱惑?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2017级毕业生党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学校公安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和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帮助下录制了一份8分29秒的职场维权普法小视频,从剧本打磨,到录制,再到后期剪辑与宣传,青年党员带领团队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份“职场维权法宝”。与此同时,2020年9月9日,“萃律团校”正式启动,青年党员带领团员学习共青团史与党史发展历程,传授法学专业知识经验,一起参加趣味运动会等户外活动,并定期邀请优秀学生干部对团校成员进行培训,全方位提升未来党员“种子选手”的身心素质。

推开明德楼329办公室的大门,总会看见整理案件资料、分析经典案例、提供法律咨询的身影……这是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工作站的工作常态。山师法援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联络站成立于2018年,是一个由法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无偿性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累计处理案件20余件,进行普法宣传30余场,每年宪法日在校内校外进行普法宣传活动,以游戏、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往街道进行普法宣传。

今年4月,法学院与常春藤社区签署法律志愿服务合作协议,自此,这群怀揣法学梦的青年人便成了常春藤社区的“法律后援”。从消费者维权常识,到民法典新规普及,再到反诈骗宣传,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卓有成效。这个由三分之二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普法宣传之初,面临宣传目的受质疑,甚至会被当成传销组织推搡等窘境。志愿者们积极调整宣讲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兴趣,并采用更易群众接受的口语化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里的不少成员甚至在短短几天内,便练就了一口长清“乡音”。“小伙子,昨个儿我接到个诈骗电话,多亏了你们的反诈骗知识普及和帮忙安装的这个反诈APP才没上当!”2019级法学专业刘轩刚一踏进小区,便被一位老大爷拉住,止不住地感谢。恰好一民警经过,得知事情原委后,向志愿服务队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用专业知识为群众办实事,这才是青年党员最美的姿态!”

党员带头深入群众普法,不止要走出校门,更应扎根法律意识更加淡薄的农村地区。7月14日,青年党员带队“践行初心,启航征程”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山口镇开展防诈骗普法宣传专题活动,采取“定点咨询+流动宣传”、制作“防诈骗宣传明白纸”、建立“群众法律问题收集信箱”“群众法律问题答疑通道”的形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及时为群众解答疑惑、排忧解难,真正将反诈骗宣传落到了实处。

俯下身,做“急先锋”和“及时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是党支部2020年12月31日为新吸收的预备党员举办入党宣誓仪式并启动迎接建党100周年活动的画面,也是多年来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126位党员刻在心里、落到实处的一段话。

俯下身去,挺起身来,这是这个“大家庭”里全体青年党员的忠实写照:俯下身去,倾听同学的“急难求盼”;挺起身来,做“急先锋”担当青年党员之先锋重任。“我提议,《考研自习教室使用公约》应形成党员监督管理制度……”法学院某教室内,连开三四次会议讨论考研自习教室使用细则的他们神采奕奕,不时绽开满意的笑容。听闻考研学生苦于难以找到自习教室的苦恼,支部党员立刻行动起来,将学生意见上报学院领导,并组成讨论组详细制定考研自习教室使用公约,由党员对这一制度进行维护监督。今年9月,学院正式将法学院楼213教室划归考研自习专用教室,自此,考研学子在法学院楼拥有了一隅学习奋斗之地,并在支部青年党员的引导下形成良性的竞争学习氛围。

捧一颗真心走向学生,成为大家可以依靠信赖的“知心人”和“及时雨”。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真正做到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每位党员都会与一位非党员或一个宿舍“结对子”,从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关心身边同学,忧其所忧,急之所急,是我身为党员的担当与责任。”2018级学生党员陈金岚笑着对记者说。

传承红色星火,学生党员是火炬传递的最关键“一棒”。“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辈应奋发图强……”慷慨激昂又包含激情的话语在法学院的教室中久久回响。这是优秀党员代表在班级进行党课宣讲时的一幕。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每位青年党员都会定期录制党课,并走进每个班集体进行宣讲。除此之外,为使低年级学生少走弯路,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先锋说”,让优秀在本科生中届届延续。2018级本科生10个保研名额中,便有8位党员与2位入党积极分子,在全体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邂逅更优秀的自己。

“学习、思考、践行、感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积极引导青年党员在党性学习中思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于‘行万里路’中感悟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使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学思践悟先锋岗负责人李志亮说道。“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青年党员为群众做实事,为学生树模范,争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青年,切实在“学思践悟”中将青春力量融入百年征程,用青春谱写了与党的瑰丽故事。”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巨木说道。


责任编辑:陈金岚 张晓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学思践悟先锋岗工作纪实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