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也进一步对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学等紧密相关的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高度对考古、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等的研究、保护、传承、传播指出方向,对于考古和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将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中华文明探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屡屡提到“考古”“文物”“文化遗产”“历史文脉”等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背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之间有着有机的关联性和承接性,也是基于这一历史脉络上的延续性。考古也好,文化遗产也好,文物与博物馆也好,相关专业、相关学科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关联链条上,可以称之为“大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利用的总体框架下,中华文明的灿烂源头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极高关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为国家工程,聚焦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以及上溯的一万年的文化史、百万年的人类史,可以为我们呈现“何以中国”的形成过程,侧重其对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所发挥的早期源头作用。沿着历史的时间上往下思考,笔者就自己近年所关心的部分文化遗产领域来说,再往下接还可以有比如两千五百年的运河史和长城史、八百年的北京建都史、六百年的紫禁城建成史、一百年的中国民俗学史、二十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等,串联起节点众多又不绝如缕的中华文明演进史。
学术界努力构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向世界应该展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实际上是需要建立起一套中国自己的有突出价值的话语系统。当我们跟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时,我们如何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本质上说就需要连续的链条和内在的逻辑,这是我们当前绕不过去的重要议题。当然,这需要以一系列扎实严谨的研究和探索作为基础,在这个链条的后续做好价值挖掘、内涵阐释,并做好传承、传播和交流等工作。
从中华文明探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从宇宙观到天下观,如何挖掘文化基因和串联解释,这里的价值和逻辑需要我们进行系统阐释。
从遗产的家园情感到文化的家国认同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过程中,笔者也在思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从中华文明的开端时代就缓慢积淀形成的,例如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价值观这些偏宏大的概念,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当然我们已经有诸如尚和合、求大同等精彩总结。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从“大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诠释中华文明所全景化展现的,说到底是对于家园的整体观念。
从仰观宇宙之象到俯察万物之盛,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民族顺天行健,厚德载物,与时偕行,以人为贵,以家为和。从原始居所适应自然的草建到华夏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从“家”“安”“宁”等一系列汉字的造字本意到儒家“大学之道”“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一直以家作为在天人之际安身立命的根脉所系。从史前时代走到历史时期,再走到现当代,中华民族整体上说重农耕重融合,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重个人修身与家族绵延,其中贯穿着家园情感、乡愁情绪和家国情怀。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总体上的内在价值是化小家为大家,体现出中国人对于从家园到家国的内在逻辑链条的本质性、本真性的理解。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早期中国的家国形成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宅兹中国”的华夏家园是如何走向多元一体的家国之路。中华文明探源就是寻访我们早期的家园,理解我们早期的家国,也就是追寻“何以中国”的这一段重要的华夏早期文明形成史。也正是在这个寻根的意义上,中华文明探源追寻我们家园的历史源头,将华夏先人眼中的宇宙和天下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历史研究、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等可以组成一个寻访家园遗产的鲜活有机的逻辑链条。此后的古代中国留给我们今天各种不同类型的遗产,仍然无不带有“家园”的烙印,例如各种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遗产、自然遗产、农业遗产、水利灌溉遗产、文献记忆遗产等,呈现出华夏家园遗产的整体性、结构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系统支撑、可见可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这里我们说的这些广义的“文化遗产”,天然具有家园的含义。正是因为饱含着历史遗留给我们今天的宝贵“遗产”的重要价值,我们往往形象地以文化的“家底”来定位这些文化遗产资源,实际上不同程度地携带着家园情感、乡愁情结、家国情怀,是过去的祖先遗留给今人进而继续传递给未来的带有“家”的温度感和敬意感的宝贵文化财富。遗产的代代相传体现了基于血缘关系的“家”的属性,从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到社会传承都是不同尺度和不同意义上的“家”的遗产传承,进而从族群传承升华成为家国传承,遗产所具有的“家产”意义也进而升华成为“国产”意义。
“家”具有深刻的普遍价值和广泛的情感认同,其内在的组织机制、形式和观念在中国也已根深蒂固,而家园也正是海内外中国人“心同理同”的追求。从小家放大到大家,从家族繁衍发展到族群凝聚,从血缘关系延伸到地缘关系,从民族认同上升到国家认同,从家国放眼到天下,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的欣赏和尊重,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所以思考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从天人到家园、再到家国到天下这样一个内在动力就非常关键,就是中国人对家的这种天然的、自然的归属感的重视和强调,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和人类也依托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华文明探源是要解决中国人这个家园观念是怎么来的、中国这个家国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最早的源头层面要做更多研究和解释工作,为华夏祖先经由后续历史留给我们今天的宝贵遗产如何进一步阐释其价值作更充分的铺垫。
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到文化自信的中国话语
顺着中华文明探源所开拓的足迹,我们需要逐渐建立起华夏历史文化遗产挖掘、研究、阐释、保护、传承、传播、利用、弘扬的全景格局,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为今天我们筑牢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尊重文明互鉴提供内在的逻辑理路,也能从中熏染出更为中正平和、不卑不亢的文化心态。这既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宇宙观、天下观的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有更多自信推动中外文明互鉴的基本底色。中华民族对于家园家国的重视和对于共同体的努力构建,正是中国最应该向世界展现的具有内在逻辑力量的中国话语。
中国话语的根基来自于中国的“家底”。文化遗产关乎文化认同,包含集体认同、社群认同、乡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天下认同等多层次。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也是基于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家底和财富创造。有了这一份殷实厚重的“文化家底”,我们便可以邀请客人进家门来,到会客厅里坐一坐,品一盏茶,欣赏一下家里的藏品,聊一聊家常,说一说这个家的家史。这个“家”的另一个放大了的名字,就叫做中国。“家”的故事,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故事。不同层次的中国故事包括了由己及人,由小家化为大家,由民族命运与共达于天下大同。在这个具有家园感的交流语境中,中国人最重要的价值观也自然得以自信平和地呈现出来,慢慢让世界看懂、听懂、读懂。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其对内和对外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这个“家”有着一条很长的轴线,既是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历史轴线,也是中华广阔大地的地理轴线,更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逻辑轴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体系,需要遵循中国人内生性的从家园到家国、天下的话语逻辑。华夏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家园”内涵价值,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各区域文明开展文明互鉴的对话基础,还是我们今天着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和打造“城市会客厅”的交流基础。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上,讲好文化遗产的家园故事、家国故事,正是讲好国内、国际相结合的中国故事,让文化遗产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扮演独特的使者角色。在家国天下的延长线上,讲好不同层面的共同体的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正是一个追求“心同理同”的过程。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从事文化遗产事业本质上也是为了追寻中国人自己对于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由家园到家国、天下孜孜追寻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国家最高层对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定位,也给了我们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前行的更大动力。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化遗产支部委员、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