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打造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获2024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工作案例
1月13日,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表彰了2024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工作案例,全省评选20项,《山东师范大学打造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是今年高校系统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承创新齐鲁文化与大学生思政课紧密结合,开设特色课程。《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教工党支部书记吕文明教授主持设计,于2021年首次开讲,现已连续举办四年60讲。
该课程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研究院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优势,协同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参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执行院长黄朴民、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杰文、复旦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桂奎、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白奚、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等先后来校授课。
该课程面向本、硕、博全学段学生同时开课,自开课以来,除本校学生积极选课听课外,校外热爱齐鲁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士也纷纷前来听课,教学对象由学校逐步向全社会辐射。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研究院成果展陈室、文物陈列室、古砖陈列室、古代石刻拓片馆等资源,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同时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胶济铁路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灵岩寺等地展开现场教学。听课的学生组建多支志愿宣讲团队,开展“齐鲁文化进校园(社区)”宣讲活动,在全省中小学、社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讲,受众近万人。
课程讲稿合集《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三辑,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大众网、《联合日报》、齐鲁壹点等新闻媒体对公开课进行了宣传报道。该课程已获评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
今后,齐鲁文化研究院将继续推动《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建设,进一步创新授课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受众范围,培养更多的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