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元育人 产教共赢联动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产教融合实践案例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日国际贸易系在学院文体中心成功举办2023级学生综合实训项目校企对接会,来自外贸、国际物流等领域的46家合作企业参会,本校区及泰安校区200余名学生参与。
对接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会前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发布企业信息和岗位需求,学生可提前了解并预约意向企业。现场设置企业宣讲区、项目展示区和面试洽谈区,企业代表详细介绍实训项目内容、岗位要求及发展前景,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据统计,参会企业平均收到简历30余份,学生人均投递简历8份。
一、主要成效与特色亮点
国际贸易系通过企业家进课堂、企业班主任、企业项目班、企业订单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实践,毕业生在企业中评价普遍较高,成效突出。
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搭建校企双向选择平台,实现"企业出项目、学校出人才"的精准匹配。部分企业与系部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将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通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企业提供真实运营数据和平台支持。
2.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体验,使其提前了解行业需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参与实训的学生表示,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锻炼,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2023级学生在后续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奖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
3.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了校企资源共享,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学校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多家合作企业反馈,通过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获得了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有效降低了用人成本。
二、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国际贸易系通过此次活动,探索出一条"校企协同、项目驱动"的产教融合新路径,为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1.注重校企需求对接,确保合作项目切实可行
系部建立常态化企业调研机制,定期走访行业企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紧密衔接。此次对接会前,系部组织专题调研,收集企业需求建议,为项目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2.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实训质量
构建"双导师"指导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标准和考核方案。建立周报、月评制度,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跟踪学生实训情况。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习实践评价,确保实训成效。
3.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合作持续深化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申报、过程监控、成果评价的全流程管理。成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共同决策,保障合作的可持续性。
未来,国际贸易系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一是拓展合作领域,重点开发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合作项目;二是加强师资共建,实施"校企互聘"计划;三是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标准。通过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外贸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