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筑强畜牧堡垒 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19 11:32:40

前言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党支部获评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山东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党支部书记由中国智能畜牧分会副会长、教育部学徒制教指委理事、肉羊良种繁育与绿色健康养殖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满达教授担任。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科技兴牧为己任,夯实“智牧星火”品牌建设,深耕畜牧领域,创新构建“党建红心铸魂、职教匠心育才、科技慧心强牧、青春初心报国”的四心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人才旺”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畜牧特色的基层党建创新实践。

一、党建联建:筑强红色牧场,凝聚发展合力

党支部创新构建“双支部联合体”工作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基层社区党组织深度联建,形成“党建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人才联育、项目联创”的协同工作格局。

一是校地企协同,双支部联建,打造产业联合体。联合坊子区畜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凤祥股份养殖中心党支部、奎文区南湖社区党支部等3家单位组建“党建联合体”,签订共建协议,通过“专题党课联讲、主题党日联办、技术难题联解”三大行动,累计开展“党建引领守初心·联建赋能共育人”“科技赋能促振兴”等主题活动5次,覆盖党员群众300余人次。

二是牧场党课激活红色基因,一线课堂铸魂育人。党支部创新党课形式,将党课搬到企业、养殖场和社区,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支部打造的《动物解剖生理》《养牛与牛病防治》2门课程入选省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将“乡村振兴”“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案例,实现专业知识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邀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明星校友7人进校授课,通过“专业教授+产业教授”双师制,培养学生“懂技术、爱农村、肯奉献”的职业素养。

党建联建


二、教育服务:锤炼匠心育牧,锻造职教铁军

党支部立足职业教育使命,以“服务产业、扎根基层、惠及民生”为导向,构建“技能培训+科普教育+边疆援建+公益服务”四位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科技特派团扎根一线,牧场课堂助振兴。赵满达教授带队组建羊产业、肉鸭产业、鸡产业、兔产业四大科技服务团,深入聊城、沂南等12个市县开展技术服务,累计举办“肉羊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等专题培训37场,培训基层技术骨干、养殖户3000余人次,为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边疆援建传技术,党建融合促发展。在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海北州等地建立“党建+援建”工作站,通过“科技服务西部行”活动,选派党员技术骨干8人次赴边疆开展技术帮扶,将党的政策与畜牧技术同步输送到边疆,培养技术骨干800余人,助力当地畜牧业产值提升。

三是社区科普接地气,实用知识惠民生。支部党员带领学生深入南湖、李家等4个社区,开设“科普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6次,聚焦居民生活需求,现场讲解“宠物科学饲养”“肉蛋奶选购技巧”等实用知识,帮助居民解决宠物腹泻、皮肤病等常见问题12项,服务群众200余人次,获社区居民广泛好评。

四是公益服务显温度,马术疗愈暖人心。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党支部联合潍坊残联、骏琳马术学院开展公益活动,组织自闭症儿童参与马匹护理、骑乘体验等疗愈课程10次,通过马术训练改善儿童肢体协调性与社交能力,相关事迹被《大众日报》《潍坊视点》报道。

教育服务

三、科技赋能:点燃科技强牧,破解产业瓶颈

党支部立足产业需求,以技术攻关为核心,协同多方资源破解畜牧业发展难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一是技术服务精准对接,破解生产难题。组建4支党员科技服务团队,深入养殖一线开展技术指导56次,针对企业、养殖户痛点,团队深入聊城、坊子、沂南、安丘等23个养殖基地,解决“鲁西黑头羊食毛症”“蛋鸡减量用药”“养殖尾水净化”“育肥牛饲料配方优化”等实际问题15项。通过优化养殖方案、推广标准化技术,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有效缓解行业技术应用痛点。

二是协同攻关关键技术,突破行业瓶颈。聚焦畜禽良种繁育、绿色健康养殖等领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针对种质资源退化、养殖污染治理等“卡脖子”问题,研发关键技术并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团队发表论文42篇,专利7件,高效推进科研6项,获奖1项,编写教材2部,制定地方标准2项,相关成果通过技术培训、标准制定等方式向行业推广,助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产学研用协同发力,推动成果落地。建设“山东省肉羊良种繁育与绿色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潍坊市畜禽营养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产学研平台17个,推动7项科技成果在企业规模化应用,助力养殖企业、农户增产增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横向课题等形式,实现科研攻关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科技赋能

四、实践育人:青春逐梦牧场 铸就兴农先锋

党支部以实践为课堂,将育人阵地延伸到养殖一线、社区基层和双创赛场,引导学生在服务与挑战中成长成才。

一是志愿服务践初心,扎根一线显担当。组织师生党员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科技服务万里行”等专项行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28场,服务时长超1650小时。寒假期间,80名师生深入全国12省38县44家养殖企业、农村社区开展需求调研、技术帮扶和科普宣讲,形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篇,为专业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基层调研、助老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感知社会责任,强化“知农爱农”使命担当。

二是双创赛事强本领,畜牧英才展锋芒。构建“专业教师指导、学工团队协同、学生主体参与”的双创育人模式,以赛促学激发创新活力。指导学生团队围绕畜牧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创业实践,斩获省市级双创奖项12项,推动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三是红色铸魂育信仰,厚植三农赤子情。以“五四”“七一”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专题学习、红色研学等活动15场,覆盖学生5万余人次。“梦兴乡村 筑梦红星”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国家级重点团队,彰显新时代牧科学子的家国情怀。

实践育人

结束语:党建引领风帆劲,牧业振兴谱新篇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双带头人”使命为担当,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畜牧产业的强劲动能。从红色牧场的联建共治到科技强牧的攻坚突破,从牧场课堂的匠心传承到青春赛道的实践淬炼,支部以“四心”工作体系为牵引,以务实行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站在新征程的起点,这支队伍将继续扎根一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抓手,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党建引领的实效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彰显。


责任编辑:鞠小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创新构建“党建红心铸魂、职教匠心育才、科技慧心强牧、青春初心报国”的四心工作体系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