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财管1班 第11组 梁颖欣 19003435
19财管1班 第11组 许钰婷 19003438
19财管1班 第11组 林泽霓 19003441
19财管1班 第11组 黄宝文 19003443
19财管1班 第11组 陈雪冰 19003432
指导老师:安济森
一、疫情的正能量新闻
疫情期间的真实小故事,其中不乏温情、欢乐、勇气……故事里的主人公们是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举动,点亮了星星之火。
这是一场和疫情的赛跑,关乎所有人的抉择,残酷但异常真实,庆幸我们仍然看到了如此蓬勃的希望。
(一)、元宵温情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了《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特殊时期,孕妇是一个格外脆弱的群体。幸运的是母子平安,且小汤圆的核酸检测为阴性。这背后是医务人员细心、周到的救治和护理,以及他们关键时刻决定采用剖宫产的果断。为什么说医务人员是“白衣天使”?因为他们承担了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医德无价,天平另一端是他们毫无怨言押上的时间、精力甚至健康。疫情凶险,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无疑是伟大的,但其实,我们不该让他们那么“伟大”。
(二)、《我不是药神》之续篇
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你出门可以不带钱,不带家门钥匙,但不能不戴口罩。成本低廉的口罩,摇身一变成了救命的奢侈品。
这种性命攸关的感觉,陆勇太有体会了。他曾经身患慢粒白血病,一度有生命危险,好在吃上了便宜的印度仿制药,才保住命。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帮助其他病友免费代购药品,即便惹上牢狱之灾,也没说过一句后悔。
这一次,得知国内口罩供应短缺,他也坐不住了,决定去印度看看,竭尽所能多给武汉寄物资。
网友评价他是真正的“药神”,但陆勇说自己只是普通人,帮不了很大的忙。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在印度多待一段时间,找一些治艾滋病的特效药,据说也能抑制新冠肺炎。
(三)、天津“福尔摩斯”
这位天津“福尔摩斯”通过冷静、客观的解读,把扑朔迷离的病毒传播过程讲解得清晰明了。
张颖主任说:“我们每次都跟大家掰开揉碎地讲,怎么做、怎么防。我要提示大家的是,你防着别人,不如保护好自己。”
防疫很难,因为病毒无孔不入,但也很简单,只要勤洗手、少出门、出门必戴口罩,基本上就能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侵袭。
毕竟,总有病毒想害朕。
(四)、“转发这个小视频”
“医生对病人好,病人也会对医生好。”李瑛做短视频的初衷是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使更多人受益。用他的话来说,短视频形式天然适合做医学科普,既可以观看,又可以转发,还可以下载,方便受众也利于传播。他上传的专业内容,得到了粉丝的认可和鼓励。
疫情期间,短视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第一线实时报道、官方消息发布,还是即时求助信息,又或是权威辟谣,都在短视频这个渠道上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效果。
(五)、防护服阻挡的是病毒,不是我对你的关爱
这对夫妻都是绍兴市人民医院的员工,丈夫叫陈炳,是放射科的副主任技师,2003年也曾参与过非典抗疫。妻子叫徐小奇,是小儿内科副护士长。疫情发生后,两人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
走廊上,两个人身穿防护服相遇,全身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脸。但徐小奇根据对方的身形,感觉这个人可能是她丈夫。
“陈炳同志?”
陈炳听出了妻子的声音,他们张开双手短暂拥抱。这是两人在隔离病房第一次见面。徐小奇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给丈夫检查防护服有没有穿戴好。随后,两人又回到各自的工作中。
大爱与小爱,都在这仅仅持续几秒的拥抱中。
(六)、雷神山
千万网友“看着长大”的雷神山医院,也就晚了火神山医院几天,就被正式交付使用。不光中国网友骄傲自豪,外国网友看着也是啧啧惊叹。
除了医务人员,我们还要感谢另一群“逆行者”——昼夜奋战在工地上的工程队。是他们一个空调一个空调地安装,一根管道一根管道地焊接,还要随时处理任何突发状况,每天只睡几小时,饭也顾不上多吃几口,才让医院建设如同按下了“快进键”。
传统文化里,火神驱赶瘟疫,雷神惩罚罪恶,这两个意象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气。
邪魔退散!
未完待续……
(七)患病后仍关心病人
国家电网全国电烧伤治疗中心的烧伤医师陈浩杰在1月29日接到了一位烫伤病人,患者有胸腹部二度烫伤,好在处理及时,伤情得到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缓解。原本陈浩杰计划定期为患者上门换药,可是几天后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并例。为了确保患者烫伤创面不进一步恶化,陈浩杰了解患者伤情,指导其在隔离区的换药注意事项,并表示将根据医院及患者需要,随时再来会诊。虽然在前后的会诊过程中都严格做好防护措施,但医院慎重起见,还是要求陈浩杰居家医学观察两周,并于2月10日致电关心其身体情况。可离岗位不离职任,居家隔离期间,他,仍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同仁医院了解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充分彰显了医者仁心,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八)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
“看这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微笑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金银潭医院四病区主任余亭说。余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平均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没休息过一天,没回过家。由于长时间绷着弦,随时准备收治病人,余亭显得疲惫不堪。其实,像余亭一样,大量医务人员都在承受着压力。他们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出来时经常会全身湿透。“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余亭们的一线战士一直在治病人,没有休息过,现在是战“疫”状态,医护人员就算在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全民参与,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战。
二、疫情期间的英雄
(一)钟南山
17年前,他是抵御“非典”的国之利刃,17年后,84岁的他是抵御“新型肺炎”的国之战士。当新型肺炎出现的时候,他让所有人都待在安全的地区,自己却连夜只身前往武汉。
当所有人都害怕的时候,他坚定不移地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当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疫情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大家准确的消息:1月20日,他说“新冠病毒处于爬坡期,肯定会人传人”时,严重雾霾天也不愿戴口罩的你,第一次乖乖地戴上了口罩,以前洗手洗脸总是湿湿手尖脸蛋的你,每次饭前便后都要用肥皂清洗两遍小手。
“钟南山说不动,我不动,什么时候钟南山说可以动了,我们才动。”
(二)李兰娟
李兰娟,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13年防控 H7N9 禽流感,再到此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她始终冲在第一线。
当她摘下口罩,脸上压痕清晰可见的照片令人动容。73 岁的李兰娟在疫情发生后第二次来到武汉,带来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四抗二平衡”等救治模式,从防治重症病人转为危重症、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减少肺纤维化发生等几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治疗。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一待就是一个月,这张让众多网友泪目的脸部勒痕特写照片,就来自于她从ICU 病房出来脱下防护服的瞬间。
(三)张伯礼
张伯礼身上有多重身份──院士、校长、中医大家、白衣战士、敦厚长者、严父严师,但他时刻铭记,自己的第一身份还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就是为党为人民工作。
作为此次专家组中的中医代表人物,张伯礼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没有特效药物、经验还在摸索的情况下,提出建立中医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风险不言自明。
“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候,往往是局外人在争论中西医到底谁强谁弱、谁优谁劣,这既无聊又无意义。中医西医各有长处,优势互补,人命大于天,能救命才是最重要的。”秉持“疫情当前,救命为重”信念,张伯礼和刘清泉教授写了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方舱,中医承办方舱医院,勇挑重担。
(四)张文宏
张文宏,浙江温州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2020 年2月,张文宏在微言教育推出的《战“疫”公开课》栏目中做了题为《感染病:人类与微生物的故事》的演讲。
从抗击非典到狙击禽流感,从迎击埃博拉到抗击新冠肺炎:他是一场场硬仗中走出的老兵。“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再闷2星期,病毒也被你闷死了。”18分钟的公开课,更让他火得一塌糊涂。他就是硬核医生、病毒猎手张文宏。而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医生。”
(五)张定宇
张定宇,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湖北省武汉人。现任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8年10月,被确诊患有渐冻症。但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临危受命,托起信心与希望;隐瞒病情,只为治愈更多人;妻子感染,他把爱埋在心里。有人劝他歇一歇,他说,“我以后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歇着,为什么不现在多做一点呢?”他是一个渐冻人,也是一个战斗者;他是一个指挥者,更是一颗定心丸。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他却一直在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并努力延长着别人生命的长度。
(六)汪勇
汪勇,35 岁,顺丰速运(武汉市将军路营业点)丰e店主。正月初一,他住进公司的仓库,开始志愿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很多像汪勇一样面对疫情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更看到了他们背后不平凡的精神力量。在疫情防控最为吃劲的阶段,我们需要汪勇这样勇于付出的品质。作为一名快递小哥,汪勇本没有义务护送医护人员,也没有义务组织团队为一线人员排忧解难。“不为什么,就觉得我应该做一点什么”,面对当初的决定,汪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正是因为他的勇于付出,及时缓解了战疫一线的棘手问题,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当个人力量汇聚成团队力量时,这种勇于付出的品质,就成为了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
三、疫情背后的感人事迹
(1)“睡衣哥”55天接送上海医疗队穿过的睡衣
在直播展示湖北省档案馆抗疫档案中,一件棕白条纹棉衣格外醒目。省档案馆工作人员黄敏介绍,5月中旬,武汉小伙郑君主动联系湖北省档案馆,将12件承载了自己战疫记忆的物品捐出。
郑君与上海援鄂医疗队有着55天的交往。1月28日,郑君的汽车租赁公司承担了接送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从驻地到医院往返的任务。作为公司老板,他本来没有驾驶任务,但还是穿着这件棕白条纹棉睡衣出车。此后多次为上海医疗队出车,他都穿着这件睡衣,大家都称他“睡衣哥”。
55天的日夜接送,郑君和医疗队员们成为朋友。3月22日,医疗队返沪,队员们送给郑君一件防护服,上面签满有148名队员的名字。
当天,武汉爱心人士为队员们筹买的满满一车的毛绒玩具没能在医疗队启程前送达。后来,郑君和妻子开车带着这批毛绒玩具,疾驰800多公里,在下午5时到达上海,并赶到医疗队隔离观察的酒店,将告别礼物送到队员手中。
(2)小朋友写给抗疫一线“白衣天使”妈妈的感谢信
抗疫档案中,有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佟佳煜小朋友在2月23日,写给在武汉六医院抗疫一线救护新冠病人的妈妈的信。佟佳煜在信中写道:“新闻里,确诊人数变多了,您的工作变忙了,我的心变沉了……我多么希望您快点完成手头的工作,陪我过周末,我做完作业您陪我去玩……新闻里提到有患者治愈出院,我就不由得高兴起来,因为我知道离您回家近了一步。我很想您,但我知道您的工作最重要。”佟佳煜的信还配有一张她的画作,画的是身穿医护服的妈妈,画上还配了“白衣天使”4个字。
(3)瓜农欢心!抗疫人甜心!
3月21日,满载海南万宁市和乐镇英豪半岛66600斤无籽大西瓜的大货车,抵达广州白云区,先后驶进中国涉外教育集团、集团的好邻居白云区太和镇和钟落潭镇良田村。这是中国教育集团康正董事长对集团及两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送去的关怀和慰问 。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