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延”绵不断
医药卫生学院 20药学2班 黎嘉欣 指导老师:吴浩然
在龙华监狱旧址,牢狱名单上写着一对兄弟的名字。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先后在龙华就义,相隔不到一年。面对死亡,两位年轻共产党人留在龙华天地间的声音,至今仍然振聋发聩:“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
1917年,陈延年19岁,陈乔年15岁,他们双双考入上海震旦大学。五年后,兄弟经人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中共旅法支部成立后,他们转为中共党员。转向共产主义时,两兄弟与当时的共产主义者周恩来、赵世炎等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热诚地帮助。
1923年春天,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陈乔年和陈延年等12人,由法国转赴苏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
1927年,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浦江上空,陈延年在危难之际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为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党和工会组织日夜奔忙。6月26日,陈延年被捕入狱,7月4日,被捕不到10天,就在龙华刑场英勇就义。
1927年冬天,陈乔年继承长兄遗志,来到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他秘密地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和学校,联络同志,恢复和重建党的基层组织。
1928年2月16日,江苏省委在陈乔年的主持下,在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秘密召开各区委组织部长会议。由于叛徒唐瑞林告密,敌人突然包围了会址,陈乔年等江苏省委机关的负责同志被捕。
敌人决定杀害陈乔年时,将他与其他人分开,他乐观地对大家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同志们问乔年:“你对党、对家庭有何遗言?”他回答:“对家庭毫无牵挂,对党的尽力营救表示衷心感谢!”
6月6日,陈乔年慷慨就义。遇害时,陈延年29岁,陈乔年26岁。
100年前,石库门的烛光下、嘉兴南湖的微波中,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事业所永葆的最质朴的赤胆忠心。为了这个初心,党作为领导力量牺牲了大量中华优秀儿女。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
感悟党史,汲取民族复兴的爱国情怀。为何在这100年以来,那么多共产党员奋不顾身地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中华儿女,他们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倘若不去深刻感悟和学习党史中革命先烈和优秀共产党员们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我们难以理解他们所留下的红色精神和不屈意志,也难以从党史学习过程中有所悟、有所获。因此,涵养家国情怀,也应当是党史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共产党员,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提升思想认识做起,多学习那些党史上的涌现出的众多爱国先辈的家国情怀,多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思国之兴衰,常怀复兴之志,坚定不移地抓好党史学习,树牢个人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习党史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世界舞台上发出的声音更具分量,所有中华儿女都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在国际,孔子学院、唐人街等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国内,“汉服热”、“戏曲热”等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魅力,这些可喜的现象无不让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而“颜色革命”、“中国威胁论”等部分国家却不断污蔑中国,抹黑中国形象,甚至给不少青年人带来了不良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却始终秉承着和平的态度,对诽谤和攻击正面应对,保持理智而不失风范地予以回击。我国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候,派出了大批医护人员和医疗药品进行支援,拯救了数以万计人民的性命。对这些愈加了解,就愈使我感觉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优秀的党。
作为青年人,加强党史学习,进一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学习的目的在于践行,学习党史也应如此,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我们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青春汗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