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服务 爱国卫生显担当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以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社会服务
7月以来,佛山市面临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威胁,多个镇街被列为高风险区域。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迅速响应,与佛山基层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地方治理需求深度对接,以“党建+防疫”为抓手,构建“机制—实践—精神”三维联动体系,把严格落实上级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组织党群先锋队在蚊媒传染病防控攻坚战中迅速集结、冲锋在前。党员教师们以身作则、逆行而上,将课堂搬到社区、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将责任融入汗水,成为这场特殊战役中的“红色领航员”。
一、机制创新:建强“双带双联”防疫体系,让社会服务显精度
作为全国和广东省党建样板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将防蚊灭蚊抗疫行动视为检验支部战斗力的“试金石”,构建“支委带头、党小组组长带头,校地联动、家校联动”的“双带双联”工作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防疫格局。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她组织召开全体教师紧急会议,解读市区防控部署,学习研讨学校《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预防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工作的通知》,统筹部署直属党支部疫情防控工作,明确学校责任区域每日巡查、积水点动态清零等具体任务,主动对接镇街、社区防控工作需求,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市区和学校党委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号召,组建了一支“支委带头、党小组组长带头,全体教师参与”的党群先锋队,45名党员教师主动放弃暑假休息,克服高温酷暑、家庭事务繁忙等困难,截至目前已派出120人次下沉北滘镇、陈村镇、大良街道等疫情重点区域,累计服务时长超 960小时,实现“哪里有需求,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党员教师深知,防疫必须联动家庭与社区形成合力,以实现校地协同发力、家校共育新风。党员教师引导学生志愿者将防蚊知识手册带回家中,带动家长清理家庭积水容器。北滘镇三桂村党支部梁书记评价:“高校师生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带动了居民的防疫意识,现在村民每天都会主动检查花盆积水。”党员教师还带领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用方言教老人辨认“隐形积水”——“花盆底、轮胎里、泡沫箱,这些都是蚊子的‘育儿室’!”82岁的陈伯学会后,主动当起社区“防蚊宣传员”,拉着邻居说:“后生仔教得明白,我们都要做好!”
二、实践育人:党员教师深耕防控一线,让社会服务有温度
“社会服务不是纸上谈兵,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团队党员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带领师生扎根防控一线,用汗水浇灌服务之花,让社会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暴雨天后,各镇街排水沟淤泥堆积、绿化带积水成灾,成为蚊虫孳生的“重灾区”。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志愿者穿着胶靴蹲守在淤泥里,徒手掏出腐烂的树叶、尖锐的碎玻璃、缠绕的塑料袋……。连续20多天的高强度作业中,团队累计入户3000余家开展蚊媒防控宣传、换洗水培植物,清理隐蔽积水容器2000余个,搬运废弃家具及建筑垃圾近百吨,疏通堵塞排水沟50余处。设计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专业的文雅同学在陈村镇、北滘镇和大良街道逢沙社区的防控实践中感慨到:“当汗水浸透衣衫,在街巷间的奔波化为真切的责任担当,我愈发懂得,青年的成长从不止于课堂书桌,更在扎根基层的实践中,在为群众办实事的点滴行动里收获滚烫的价值认同!”
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提供“一对一”防蚊帮扶。在大良逢沙村,学生志愿者帮带娃的阿婆检查花盆托盘,用方言讲解防蚊知识。在帮助社区老人时,学生志愿者收获了无数感动——阿伯送来的绿豆汤、阿婆塞来的水果、小朋友送的手工画……这些“微小而温暖”的互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用真心换真情”的双向奔赴。
三、精神传承:以服务践行党员初心,让社会服务见深度
在社会服务一线,党员教师用行动诠释责任,让“服务人民”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实现社会服务精神的代际传承。
防疫一线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动容的事迹,成为最鲜活的思政教材。如临近退休的老党员“贵哥”自己不会开车,但他心系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家人接送往返镇街,他说:“党员身份没有‘假期’,群众需要就要上!”。他积极参与防控宣传,耐心地向居民讲解蚊媒疫情的危害以及防控知识;面对雨后的积水,他毫不犹豫地参与清扫工作,为减少蚊虫滋生环境贡献力量;还认真清理各类废弃物,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
膝盖受伤的党员“小珍”,因行动不便,却依然心系防控工作,动员备考的儿子接力服务,积极投身到积水清理、蚊虫消杀宣传等工作中,展现出了新一代青年的担当。她说:“党员的责任,就是关键时刻顶上去”。
党员教师“阿萍”家中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每天早上 6 点送孩子去托管班,再赶去社区服务,晚上回家还要整理当天的服务记录、提醒第二天下沉镇街的党员教师,累计服务时长近100小时。“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就更想守护好大家的健康”,她的话道出了所有党员的心声。
更有多位党员,自身暑假看病或家中父母住院需要照顾,但他们在医院和防控一线之间奔波。从医院回来后,顾不上休息,多次下沉镇街,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整治,对卫生死角进行深度清理,为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不辞辛劳。
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行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仅在体力劳动上助力防控,还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政策理论宣讲等方式,提升居民对蚊媒疫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他们结合实际,将疫情防控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感染力的“大思政课”,在防控一线引发居民的情感共鸣,增进了大家对防控工作的思想认同。
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党员教师用行动诠释初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厚植家国情怀,实现青春接力担当。学生志愿者跟社区工作人员交流中说:“老师们的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强国有我’”。
全国“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说:“防蚊灭蚊看似小事,却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大事;社会服务看似平凡,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读懂‘国之大者’”“防蚊灭蚊是‘小切口’,立德树人是‘大文章’”。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拟将防疫中的典型事迹纳入“开学第一课”案例库,并设立“党员先锋岗”常态化机制,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社会服务成为高校助力地方治理的“常青藤”,以实际行动书写 “强国行”的生动答卷。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群先锋队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群先锋队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群先锋队
宣传防蚊灭蚊知识
入户登记、查积水
清理杂物
环境整治
撰稿人:吴浩然 李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