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下午,根据学院主题教育工作安排,会计学院党委在106室举行主题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靳庆鲁以“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会计学科发展”为主题进行领学。
靳庆鲁首先带领大家原原本本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际化、本土化”的相关内容,为大家详细阐述了“国际化、本土化”的含义以及进行“国际化、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他结合会计学院百余年的发展脉络,展示了会计学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会计学科的历程和取得成效。他表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会计学院“国际化、本土化”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带领大家原汁原味学习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的基础上,靳庆鲁强调要实现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国际化、本土化,一方面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并全面展示了会计学院在师资队伍国际化和本土化建设上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靳庆鲁认为在未来的工作中,学院要坚持实施国际化和本土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勇攀教研高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高质量会计建设作为重要支柱,全体会院人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会计学科而团结奋斗!
随后,与会同志结合个人自学和负责工作进行交流研讨。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郑继红表示,学院始终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国际化和本土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在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会计学科的道路上,要坚持继续强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紧密对接,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最大程度满足师生成长发展需要,为学院改革发展赋予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会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王悦结合自己在会计学院的求学任教经历,对学院国际化、本土化师资培养战略表示高度认可。她谈到学院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和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让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非常受益,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将会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和走进行业产业实践不断磨练,提升自己,持续提升面向国际、厚植中国做研究、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会计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党支部宣传委员、辅导员朱枫表示作为一名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思想,加强内功的修炼,夯实育人的基本功和“底气”。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努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强化沉浸式、情景式育人,让学生在国际化、本土化深度融合的实践中成长为具有“扎根中国”情怀和“面向世界”眼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计学院党委纪检委员刘华表示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化、本土化的理解,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本土化及其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自己将通过深化产学研教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做好政府审计教研工作,助力学院审计学科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会计力量的彰显。
会计学院党委中心组、领导班子、教工第一党支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党支部等同志参与学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