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澎湃!师生集中收看九三阅兵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会计学院组织师生代表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引导广大师生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学院领导班子、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委委员、党员代表、团员代表近百人参加集中收看学习。

这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在这庄严的时刻,学院师生怀揣着对历史的致敬、对先烈的缅怀、对和平的守望、对未来的期许,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观看震撼人心的阅兵盛典,感受大国崛起的自豪,汇聚“强国有我”的奋进力量。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郑继红表示,今天学院师生代表集体收看了纪念大会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观看了阅兵活动,纪念大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这是中国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宣誓。接下来,学院将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主题党日”、团支部“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结合“四史”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赓续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师生在各自的工作学习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兵观后感
阴慧芳
会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专业教师
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阅兵场上,钢铁洪流展现出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守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王延明
党员,专业教师
教育的使命,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精神。这场阅兵,正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次深情唤醒,是面向全体国民开展的一堂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常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80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这场阅兵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让我们以史为鉴,不忘来路;以心为灯,照亮前程。铭记历史,不是背负沉重的过去,而是为了更坚定地走向未来。因为,真正的和平,始于记忆,成于行动,传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陈莹
党员,会计学院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我深受震撼,倍感振奋。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不仅展示了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对肩负的育人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会铭记历史,把伟大抗战精神内涵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并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白乙媛
入党积极分子,2023级会计1班
习近平主席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讲话犹在耳畔,“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强音已深深烙印于心。今日阅兵,是一堂震撼灵魂的历史与信念之课。此情此景,让我心潮澎湃。强大的国防,是一切发展与繁荣的基石。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和平弥足珍贵,今日中国之强盛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我们都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吾辈学子更应以专业报国,用热忱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伟业!
符金雨
群众,2024级财务管理2班
会计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部长
当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我们全场师生都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掌声响彻教室。那一刻的自豪与激动真的难以言表。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宣誓。作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我们也许无法直接投身国防事业,但我们可以把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一定会把今天的感动转化为明天的行动,脚踏实地学习,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肖久
团员,2025级财务管理2班
2025年“青马工程”上海高中阶段优秀毕业生
作为刚经历过军训的新生,观看九三阅兵让我热血沸腾。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装备,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展现出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抗战老部队与新质作战力量同场受阅,和平发展的时代强音仿佛在诉说着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军人的坚韧意志,努力提升自己,踔厉奋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