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初心,百年上大风华正茂;放眼当下,凝聚力量继往开来。作为一所跨越百年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一代代革命英烈、进步青年、优秀师生从这里走出,他们的革命热情、信仰伟力穿越百年的时空壁垒,成为新上海大学师生秉持初心、接续奋斗、求实自强的“热血基因”。在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项目以“赓续上大红色血脉,凝聚百年奋进力量”为宗旨,以百年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牢记青春使命,把握青春航向,在学思践悟中传承老上大人的“红色火种”,勇担新上大人的时代使命。
一、项目内容
在新闻传播学院党委的指导支持下,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围绕“校史传承”主题,多维搭建实践平台,探索形成“支部党员带头行动、青年学子广泛参与”的常态机制,全员上下共同在打造立体微党课、寻访革命先辈足迹、设计系列红色文创、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等方面下功夫,为讲好党史校史打好坚实基础,为传播红色文化注入青年力量。
(一)“微”党课讲述“大”历史,校史故事“声”入人心
为进一步将百年上大校史、红色革命精神更鲜活更生动地展现出来,全面激发青年学子的爱校荣校意识和校史传承意识,党支部积极探索校史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有效融合,引导青年党员以微党课的形式追溯上大报刊之源,讲述红色寻访之路,设计制作了“百年校史中的红色报刊”系列微党课。
该系列共包含“启蒙与觉醒:中共早期在沪办报实践研究(1920——1927)”“《上大五卅特刊》中的红色记忆”“以笔为剑,刺向敌人的心脏——老上海大学与期刊的故事”等三堂极具专业特色与校史传承意义的品牌微党课,综合运用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扎实有力的寻访实践、多元立体的呈现形态与互动方式,在深入浅出中将传媒实践与革命精神紧密结合,让极具专业性、亲和力与趣味性的“微党课”释放出“大能量”,用“小故事”讲明“大道理”,真正激活新时代传媒学子的情感共鸣,让“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成为每一位上大人的烙印。
“启蒙与觉醒:中共早期在沪办报实践研究(1920—1927)”微党课团队成员在寻访中共四大纪念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热血日报》编辑社遗址以及普陀区文化馆四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新青年》、《向导》周报、《热血日报》、《共产党》月刊四份报刊,深入探索了中共早期在沪办报的过程及其与老上海大学之间的关系,旨在凝结出革命先辈的舆论办刊经验和报人精神,更好地指导新传学子投身传媒事业,承担起时代瞭望塔的职业定位。
“启蒙与觉醒”微党课团队成员实地探访中共四大纪念馆
《上大五卅特刊》作为上大学子为五卅运动特别创立的期刊杂志,全面记录了老一辈上大人在历史洪流中的革命精神和卓越贡献。“《上大五卅特刊》中的红色记忆”微党课则以此为落脚点,以上大溯园为主要实践基地,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生动解读期刊中记载的重要讯息和办报价值。同时,该系列微党课还借助视频形式更好地呈现了五卅运动中上大人的革命身影,一举夺得上海大学“百名学生党员讲述上大校史”宣讲比赛二等奖。
“以笔为剑,刺向敌人的心脏——老上海大学与期刊的故事”微党课则全面分析了《上海大学周刊》、《上大五卅运动特刊》与《孤星旬报》的期刊特征,娓娓道来百年前的上大师生在思想与行动中对革命的热忱与支持,也鼓励着当下上大学子铭记党史校史,传承红色精神。该系列微党课作为“上海大学本科生红色校史研学宣讲团”的课程之一,真正让校史活起来、用起来,深受上大师生的喜爱与好评。
支部党员孙牵夕云端分享“老上大与传媒”微课
(二)“大”寻访追溯英烈事,革命精神一脉相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自立项以来,该项目积极组织动员新传学子深入红色基地实践,主动寻访上大革命先辈,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现场,把史料史实转化为教材,把革命遗址转化为课堂,让时代新人在实地考察中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升华家国情怀。截至目前,党支部成员通过实践小组的形式已在13个省份开展寻访活动,走访追溯了顾作霖、蔡和森等19位老一辈上大人的红色故事,并结合多种新媒体传播手段,涌现出了“新媒故史,百年赤子——传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精神,讲好蔡和森英烈故事”、“贺百年,正前‘晋’——探寻贺昌烈士革命年华,传播老上大人红色精神”等多部优秀社会实践作品,展现了新传学子深厚的专业实力与扎实的党史素养。
“新媒故史,百年赤子——传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精神,讲好蔡和森英烈故事”项目团队聚焦以蔡和森为代表人物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调研走访了留法工艺学校旧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新民学会旧址、李富春故居和黄浦码头旧址等地,深入了解蔡和森等上大先烈的人物事迹,主动参与纪念馆志愿者讲解,从互动课、剧本杀、广播剧、舞台剧等体验媒介入手,不断创新传播形式,让历史真正“活起来”“热起来”。该项目丰硕的实践成果还获得了河北省文旅厅的肯定与表彰。
项目团队走访实践
“贺百年,正前‘晋’——探寻贺昌烈士革命年华,传播老上大人红色精神”项目围绕来自山西的老上大人贺昌烈士展开,成员分别前往太原市图书馆、太原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山西省太原市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等地开展七次实地调研,深入挖掘贺昌的一手资料,多次走访贺昌外甥马耐先生,积极参与陵园纪念馆志愿讲解,真正将红色传承落实落地落小,充分诠释了“走‘晋’红色文化、赓续先辈精神”的实践理念。
(三)“小”文创激活“新”动能,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优秀的红色文创,既是了解党史校史的一扇窗,也是建立情感联结的一座桥。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色精神内涵,该项目主动从红色资源中挖掘创意灵感,通过设计金属书签、信封信纸、情景绘本、日历、帆布包等红色文化产品,勾连起老上大精神和新时代发展间的切合点,激活红色文化传承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底蕴,让百年校史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截至目前,项目共组织设计“百年上大”系列红色文创、“新媒故史,百年赤子”蔡和森系列、“寸心久欲报家邦”贺昌系列等三大主题设计,将校史故事、革命人物生动独特地展现出来,让红色文化可知可感、可亲可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主动学习、探寻党史校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红色校史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1.“百年上大”系列红色文创
该系列文创通过金属书签的表现形态生动介绍了百年上大发展史中的“红色教授”。书签以老上大校门为外缘框架造型,以两代上大人的百年奋斗历程为蓝本,选取了6位上大人的信仰奔赴与卓越贡献,融合历史建筑、校园景物等上大特色元素设计而成。建党百年之际,新闻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还特别推出系列图文,为“百年上大”红色文创的首发作品进行宣传推广,清晰简要地介绍了六位老上大人以及每张书签的设计理念,突显了一代代上大青年的红色血脉与精神传承。
“百年上大”系列红色文创首发作品:“大师系列”金属书签设计图
2.“新媒故史,百年赤子”蔡和森系列文创
该系列文创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立足点,以上大先烈蔡和森先生的事迹为着力点,将革命遗址、旧居、纪念馆等有形元素与人物事迹、革命精神等无形元素相结合,设计产出了“两地书·家书”主题信封及配套信纸、5幅适用于中小学生科普教学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系列涂鸦绘本。目前,“两地书·家书”主题信封及配套信纸已制作1000套,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红色资源的大众传播转化率。
“两地书·家书”主题文创信封、信纸设计展示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系列涂鸦绘本
3.“寸心久欲报家邦”贺昌系列文创
该系列文创契合建团百年、建校百年的大背景,在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将红色文化与潮流文化深度融合,原创设计了包含日历、手机壳、搪瓷杯、团扇、帆布包、金属书签以及绘本《贺昌与共青团》在内的系列文创产品,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历史深处的家国情怀和文物背后的赤子之心,让老上大人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生机与活力。目前,贺昌烈士系列主题文创项目已与纪念馆达成合作意向,将在场馆展示系列宣传文创和绘本的基础上,进行量产与销售。
贺昌烈士系列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图
(四)多主题研享百年路,青春担当再谱荣光
该项目始终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从严抓实基础党建工作的同时,力求以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为载体,把校史传承与各项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多主题组织研讨分享,多角度探寻奋斗征程,在讲习、互动、实践中深入感悟红色校史的丰富内涵,充分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让传承百年的“上大精神”在支部成员心中落地生根。
项目团队积极召开“溯源初心恰风华,百年传承再出发”学习老上大英烈革命精神系列组织生活。通过“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讲学研修,深入学习老上大英烈的生平事迹;通过“我与老上大先辈的故事”主题分享,充分感受一代代上大人接续奋斗的不朽精神,引导学生党员继承先辈遗志,厚植家国情怀,将初心使命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同时,项目还组织开展“溯源上大报刊记忆,赓续传媒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深入挖掘一批老上大人创办的特色报刊,包括学生会所办特刊《上大五卅特刊》、校办《上海大学周刊》、中文系所办《文学》、留沪学会所办《上海大学留沪同学会成立大会特刊》等重要红色报刊史料。将校史学习教育与专业特色实践紧密相连,探索老上大特色报刊中的红色密码与历史底蕴,溯源老上大传媒人的办报实践与革命精神,引领青年党员更好地吸收红色历史,争做有担当、有抱负、有理想的新时代传媒人。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收集老上大报刊资料,编发专题报刊,以“注青春视野,展百年之姿”为主题,以数字报刊为载体,跨越百年实现两代传媒人的精神对话,引导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文化、增强历史自信,充分激发新上大人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校史传承成为支部党员理想信念建设与专业素质培育的重要阵地!
二、项目成效
(一)溯源初心展望未来,在传承中赓续好红色基因
百年校史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挖掘好百年上大的红色故事,传承好百年上大的红色记忆,不仅是青年人汲取初心力量,勇担使命责任的重要方式,更激励着他们走向未来,在今日之上大贡献青春力量。项目通过回顾追溯老上大人的红色故事、革命实践,用实地寻访、全媒影像、实物制作等立体化媒介形式,充分展现了蔡和森、贺昌等一众老上大革命先辈崇高的精神品格与信仰伟力,引导青年党员在深刻认识与主动传承校史文化的同时,赓续好红色基因,将老上大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作为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让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成为人生发展的“压舱石”!
(二)健全机制长效育人,在实践中培养好传媒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事业的未来,要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上大的百年红色校史教育是青年人增强理想信念,理解时代使命的一堂“必修课”,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传媒青年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项目将“讲好红色上大故事”作为创新红色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积极搭建上大校史红色基因实践平台与媒介载体,鼓励青年学子在传播校史文化中锤炼“四力”本领,以情景微党课、红色寻访、影像制作等“沉浸化”互动式、体验式学习平台,让青年学子自觉将“上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引导上大师生树立远大理想、献身伟大事业。
同时,该项目成果也登陆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官方平台,有力地传播了上大百年红色文化,收获了广泛的社会成效。微党课宣讲团等实践项目也将落实为常态化党史育人培训机制,在培养新时代传媒人才的同时,推动青年自觉将青春使命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传播中激发起爱校情怀
老上大的历史是一部与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同频共振的发展史。项目以“校史+”模式,积极探索更多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综合运用校史+影像、校史+微党课、校史+实践等形式载体,结合新媒体技术让校史“活”起来,极大调动了青年学子学校史、知校史、讲校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掀起了“研习上大故事”的理论学习热潮,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校情怀,让“上大精神”成为陪伴青年一生的理想之“基”与精神之“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