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与馨,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是此次疫情学院网格管理广告班的校外组长。3月17日开始,于家庭所在社区担任志愿服务工作。
舍小家为大家,是父母教给我的一课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经过去3年了,国内疫情总体趋于平静,而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却在今年又席卷而来,涌向全国,冲向上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青年,面对确诊病例的大幅增长,唐与馨直言,“说不害怕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自己身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事事冲在前,时时冲在前是我的使命。”唐与馨这种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离不开从小到大父母对她耳闻目染的教导。
“受我爸影响很大,平时没有疫情的时候他也一直在帮助邻里”。在了解到唐与馨想做志愿者的想法后,唐爸唐妈不仅在精神上对她表示支持,还一直帮助女儿联系居委和小组长,办理相关志愿者申请手续。随着疫情的不断严重,唐爸爸也加入到了志愿者的团队中。“志愿者团队都是娘子军,缺少苦力,我爸也去了!”唐与馨说起这件事,语气里满满都是骄傲:“他其实自己本来就想去的,但因为我家三个人嘛,家里留两个人可以忙的过来一点。后来志愿者群说要点男性劳动力,我和我妈就怂恿他来了。他说顾小家也要顾大家!”
如今,父女俩每天一起协助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父女同上阵的身影也成为了社区中一幅靓丽的风景。
虽有困难,但更多的是“身心”上的双重收获
2018年入学的唐与馨,今年已经大四了,即将完成本科学业,迎来自己人生的新机遇。毕业论文和线上实习的时间分配本就是每一个大四学生需要平衡的难题,而如今,志愿工作却又占了唐与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天早上六点就起来统计抗原,统计小区300多位居民的抗原检测情况,然后下午一点也要统计,白天基本上也不敢休息太久,因为志愿者群里随时叫到你,你就要出去了。”
在采访唐同学的时候,也因为她要进行抗原人数统计而被打断,“常常忙完就已经八九点了,睡眠不足,然后线上还要实习工作,加上毕业论文的进度迟迟没有进展。我曾经也想过放弃”“每天早起和烈烈日下的暴晒,仿佛看不到头的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的日子,会让我慢慢的感到泄气。”除了自身的心理状况需要调节,面对不了解政策的部分居民,志愿者们还要耐心对他们进行安抚。
困难重重是疫情防控的常态,但人间自有真情在,不仅仅是志愿者,还有许多普通居民也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付出。“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是3月29日早上五点半,在志愿者群接到了通知,说志愿者七点钟要到核酸点位集合,七点半开始做核酸检测。所以我就穿了一件长袖,再加一件外套,然后到点位穿戴好防护服” 3月份的上海,早间和午间的温差常常能达到10℃,“正午太阳十分炎热,因为穿了防护服的原因,很闷,所以我身上的汗也在不停的流下来,但我穿着手套和面罩没办法擦脸上的汗,所以汗就从额头流进脖子,很难受。”
这是唐与馨每天都会经历的,但这一天对于她是不同寻常的,是印象深刻的。
“大概11点的时候,一位中年女性就拿着一袋小瓶的矿泉水过来了,然后她一句话也没说就给了我一瓶水。我当时还以为是居委的工作人员对她说了一句谢谢,之后就把水放到一边继续去工作了。直到那天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结束后,她才从其他志愿者口中得知,那是一位好心居民自发从家里拿出饮料送给志愿者的。
这一件事,在唐与馨的心中是莫大的鼓励。“我感觉很感动,因为我甚至还没有看清她的脸,她也没有对我说任何一句话,但我们之间的联系仿佛变得更加紧密了。”
随着对于志愿工作的不断熟悉,唐与馨积极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合理规划时间,逐渐适应了早起的作息,自身的防护意识也不断提高。由于发放物资等缘故需要和邻里不断接触,晚上当唐与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走在小区里,邻居们微笑着和她打招呼,这对于唐与馨而言,便是对她志愿工作最大的认可。
没有天降的英雄,只有日复一日付出的战士
在当志愿者之前,唐与馨的身份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上海居民,被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她会因为生活必需品的缺少而委屈、会因为找不到相关负责人而无奈。但加入了志愿者之后,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让唐与馨对志愿者团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防护服很闷,在核酸大筛查的时候,他们要穿上一天,一个点位做完就要赶着去下一个点位”“小区里不断送来的饮料、零食团购,都是志愿者每天在小区门口做好消杀,然后再一户一户送到家门口。大家所谓的那种美食自由,其实都是志愿者无偿地付出时间和体力换来的。”“志愿者负责人平时一直都是凌晨三点才接送完病人回到家,早晨五点又要起床去接做核酸的医生,白天却又奔波在为小区居民配药的路途之中”。
唐与馨的一字一句,不仅仅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描述,而是自上海疫情发生的57天来,35万名志愿者度过的日日夜夜的真实写照。“有担当和有社会责任感”——这是历经了一个多月志愿服务的唐与馨对志愿者品质的阐述。面对上海疫情的逐渐好转,她说道:“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战士”。所有志愿者都是我们的英雄,‘疫’将去春必来,我们必定能让短暂的暂停更快的重启。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在志愿工作的经历中,唐与馨多次说到党员的责任和青年人的责任。“冲锋在前,要争当表率”是唐与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作为青年群体,22岁的唐与馨早已做好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准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现在90后、00后成为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树立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829天中,'00后''90后'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有担当的一代。
中国青年越发明确自己的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传承奋斗担当,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唐与馨对于自己这段志愿工作的总结,也同样是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青年志愿者的心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