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从沟通到陪伴:帮助本科新生心理“断奶”
2023-03-23 11:28:43 王璐怡

一、案例简介

A从小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对其特别宠爱,平日包办了一切生活事务;同时,母亲性格比较强势,A性格偏内向,非常听母亲的话。2021年新生入学,出于防疫考虑,家长不能陪同入校。对此,A和母亲皆表现出焦虑情绪。一方面,母亲觉得靠孩子自己根本无法完成报到流程和寝室布置。尽管学校和学院配备了大量志愿者协助新生报到,并已多次联系告知家长,但家长始终不放心。

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没有家长在身边,A觉得不知所措。比如,新生的核心课由学校统一安排,但通识课和个性化课程需要自己选。小A无法自己做主,都是在母亲了解相关政策和培养计划后,再告诉小A该怎么选。每当老师发了通知,都是由母亲进一步咨询,在相关老师提出希望由学生自己主动提问时,母亲都以孩子还小,怕搞不清楚为理由拒绝,并觉得老师只要回答或者解释问题/政策即可,其他的事情不用操心。生活上,A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包括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子等;但值得肯定的是,他有意愿与室友一起打扫卫生,也希望每周寝室卫生检查时能得满分。小A因性格原因与室友之间很少交流,但没有寝室矛盾,他愿意参加寝室或班级活动,却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只能选择他最熟悉也最擅长的方式———埋头学习。

二、案例分析

高校思政工作的主题是大学生,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长期转变的重要时期,心理学上也称为“心理断乳期”。随着“0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注意到他们身上既存在因青春期心理与生理成熟不同步导致的问题,也有该群体特殊的心理特征。

在本案例中,小A没有主动向我求助过。但我通过两方面判断小A已经需要介入式帮助。一是家长频繁咨询政策,包括培养计划、选课、放假通知等,事无巨细,甚至假期统计回家时间,小A也无法作答,因为车票由母亲购买;二是同学们反馈小A平时言语较少,甚少与人交流,已多次出现未能如约出席重大集体活动的情况。

通过分析,我认为小A遇到了家长过度保护导致主观能动性缺失和人际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个体主动性的缺失

A母亲希望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想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不让孩子“吃苦”,导致小A从小到大只需要按照母亲的安排认真学习即可,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同时,母亲的长期包办,使小A对家长产生了相当大的依赖,形成了有困难第一时间找母亲的固有思想,而不会想到要依靠“自己”去解决,主观能动性较弱(这点是相当比例的“00后”学生的共性问题)。

(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A的生活圈子比较单一,除了在校学习就是参加课外补习班,或者在家,较单一的社交圈和较滞后的社会性发展使其人际沟通能力较弱。比如,他报名参加某活动却不赴约,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面对其他同学。

除了上述情况外,小A身上还表现出不能忽视的一点:在大学环境里,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这对小A造成了一定的刺激。他潜意识中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苏醒,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展现方式。这点可以在后期充分发掘加以适度引导。

综观这个案例,小A没有向老师寻求帮助改变现状。但作为思政教师,看到问题后,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因此,我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背景和自身特点进行剖析,并帮助他自主探寻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教育过程

开学两周后,我主动约小A进行第一次谈话。我从高考志愿填报聊起,先肯定了他的优异成绩,再询问他填报安泰经管学院的原因(母亲的选择)和个人理想。引出“母亲”这个话题后,逐步过渡到他的成长环境。最终发现小A已完全适应了母亲全方位的照顾和监管,他并不认为这种生活模式有何问题。但是这两周以来,他感觉周围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安排都由自己做主,这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首先,我对他所说的情况表示理解,共情接纳了他的真实情绪。同时,我尝试了解他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询问他是否愿意改变。当他表达出愿意时,我让他相信我可以帮助他。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帮助小A摆脱困境,需要突破以下三个关键点。

(一)提升个人自信心

要帮助他逐步提升自我认同,可以从生活小事着手,一方面帮助他不断设立小目标并最终达成目标,激发其内在动力,使他相信自己可以尝试去做曾经没做过的事,同时也能依靠自己把事情做好,从而树立起个人自信。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其与寝室室友的联动,如请室友给他示范如何铺床,借此创造小A与人沟通的机会,还能促进室友间关系的和谐。

(二)完成精神上的独立

要帮助小A完成精神上的独立,包括引导他逐步增强自我意识,敢于发声,可以努力创设民主气氛,让小A充分感受到老师和同学是朋友,会充分尊重他的个人意愿,进而使他能真正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平时,可以通过班委等积极邀请小A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使他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按照这个思路,第一步,我和他共同制订了一份时限为1个月的小规划:以生活能力为切入点,先学会铺床叠被和洗衣服,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私下里,我请室友尽量主动制造话题让他参与进来,去食堂吃饭时也邀请他一起。

1个月后,我再次与小A约谈,能明显感到他的语气变得轻快,之前的小规划已基本完成,这让他非常惊喜。他还会主动向我聊起学校食堂的菜色和口味,表明他对我也有了基本的信任。

第二步,我不再给他设定目标,而是鼓励他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有何特长。最重要的是向他保证,他可以随时咨询我各种问题,我一定及时回复。

12月上旬,当得知小A通过了高数期中考试后,我以开展同伴之间的学习帮扶活动为契机,邀请小A进行了一次题目讲解。“学习”是小A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他愿意当众开口分享。活动过后,我又一次与小A约谈,感受到他的自信心有了较大提升,更为可喜的是他近期还报名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

(三)主动与家长有效沟通

学生的成长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两个主体,现今家长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了其心理健康、兴趣爱好及人际交往等重要社会性元素。本案例中,我主动与家长多次进行问题剖析,从一名家长的角度切入,用探讨“育儿”的方式与家长聊天,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最终我与其母亲在两方面达成共识:一是会与学校合力“共育”,二是真正做到尊重孩子。此后,每当学生在校有可喜表现,我会积极反馈给家长,母亲也真正认同了学校的引导教育,逐步给予孩子信任,不再过多干预其学习生活。假期中,我会有意识地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

四、总结反思

在本案例的处理过程中,我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了解:根据相关研究,“00后”大学生身上比较显著的群体特征是强调自由和话语权。一方面,由于海量的网络信息,他们思维方式比较活跃。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大部分会亲力亲为地安排好一切,导致他们的抗压能力较弱,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回顾小A的案例,作为新生思政教师,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抽时间,深入开展谈心谈话

大量研究表明,大一新生入校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而这段时期恰恰是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友好信任关系的黄金时期。尽管新生工作事务繁忙,但思政教师的主责主业是“育人”,其中包括帮助新生顺利度过适应磨合期。考虑到新生对老师尚不熟悉,暂时不会向老师主动反映遇到的问题,在此期间,思政教师更应该抽时间与新生进行谈心谈话,通过谈话了解新生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惑。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后,思政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相关活动,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

(二)多用时间,沉下心来陪学生共同成长

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的生活模式和交际圈较为单一和匮乏,他们所熟悉的模式就是“学习再学习”,暂时不会考虑到“本我”和“主我”这些问题。在已经过去的18年间,他们对于家长的包办模式已然习以为常,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然而大学培养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后,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办法,甚至在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方法,细水长流地取得最终有效的教育效果。

(三)多花心思,找准学生身上的突破点

思政教师要相信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日常生活中,多做有心人,掌握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在适当时候给予表现机会,这对于增进学生自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时,更需要挖掘他们的优点,进行正面放大激励。

(四)多下功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学习

这个时代瞬息万变,思政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领路人,自身也需要强化理论学 习,提高业务能力。一方面,通过学习,可以从事件中抽丝剥茧地判断出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有利于后续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在与学生谈话时,能跟上学生的活跃思想和多样的话题,使学生愿意继续深入交谈,成为真正与学生交心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当发现学生有异常思想动态时,能给予及时纠正。

(五)多做工作,促进家校共育协调发展

家长往往认为所有教育都应归学校,但又会过多干预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应该充分让家长意识到,在教育的过程中,“家”和“校”是平等互动关系。只有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作   为思政教师,要使家长认同新时代的教育观念,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  才能激发其合作意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家校共育模式。


案例作者:王璐怡,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