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从理解到行动:对延毕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与调整
2023-03-23 14:03:06 汪琳

一、案例简介

小易是延毕本科生,本科数理基础较差,多门课程需要重修。本科毕业季后,同学们有的顺利入职,有的入学读研,只有小易还在校园里修课。同时,小易感情方面也很是曲折,与女友总是分分合合,吵架不断。

延毕的第一个学期,小易的压力无处释放,在与女友争吵时留了想自杀的信息,随后就联系不上了。我得知情况后及时跟进,与家长一起,凌晨在校园里寻找,最终在学校植物园找到了冷静下来的小易。总体来说,小易是由于学业与情感的双重压力,产生心理问题而选择出走的。我与家长及时沟通,联动班主任、同学等多方力量介入,他的心情逐渐平稳,最终调整好心态继续修业。

二、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中的学生小易主要是由学业与恋情受挫引起的心理焦虑。这种情况,我对小易不仅需要给予学业方面的指导与帮助,还需要就其情感方面的困惑与依赖进行开导。通过引导,让小易加强对未来学期的认识和规划。从小易形成心理焦虑的原因上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毕业进度延期,对比同学形成失落感

小易的同班同学都于6月顺利本科毕业,他却还要延期一年。一方面,跟着低年级学生重修课程,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沟通课程事宜,导致错过很多课程信息。另一方,同学们都已经有了毕业去向,而他还处在生存危机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自卑、颓废或拖延的心理,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在学习上。

(二)家长强势,校园自由,未做好适应

小易母亲比较强势,对他的学业成绩及各方面要求比较高。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庭环境的约束,他可以较为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但从严格环境到宽松环境的变化,导致其许多主课作业未按时完成,甚至出现考试低分的情况。

(三)情感细腻纠结,未处理好感情困惑

小易自大一入学以来,就是一个腼腆、内敛的男生。情感方面,属于依赖型人格,恋爱上一直分分合合。女朋友对他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不愉快的事情两人就会产生较大冲突,也会因为恋爱导致课程缺课等一系列情况。

(四)时间分配不合理,拖延导致焦虑

小易在本科低年级时,一直在工训中心做项目,经常熬通宵,几乎不在寝室居住,也不在教室上课,沉迷于做科研项目及参加比赛。尽管后期小易发现自己作息不好,但是没有及时改变,并且一学期落下的课程积重难返。他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逃避现实的想法,认为自己已经跟不上了,所以更不关心后面的考试和大作业,导致挂科情况屡屡发生。

三、教育过程

在我与小易谈话过程中,我发现小易知道自己状态不好,也有学习目标,但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有时候就想着以逃避来解决。

(一)加强谈心谈话,排解心理压力

延毕学生本身就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小易也是如此。

学业方面,我与小易分享了几个延毕学生成功毕业的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正向鼓励他,他也保证了要向其他同学看齐。

家庭方面,小易的母亲过于强势会让小易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我也联系其母亲在督促学业的基础上,不要过度干涉他,以免引起孩子逆反。小易母亲接纳了建议,表示会以朋友的身份与他沟通,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他理解。

恋爱方面,小易表示女友对自己要求较高,如果达不到要求两人就会发生争吵。我开导他,年轻时的恋爱是炽热的,但是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应当聚焦毕业的主要目标。毕业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投入工作和恋爱,融入社会。后来见到小易,他说“我一定要完成学业,给自己大学画上一个句号”。

(二)合理规划时间,加强目标定位

在和小易的沟通中我发现,他想改变拖延的现状,但是学习速度比较慢,整体状态还是没有调整好。我建议他利用一些时间规划软件,加强每天学习目标的规划,减少刷电脑和手机等的无效时间。一周任务打卡成功后,小易就产生了获得感,立志保持这种学习习惯。同时,我询问他是否有关系好的同学,建议他可以加入他们,和大家一起去自习室自习,这样可以约束自己。小易也采纳了我的建议,答应走出学创中心,去图书馆或自习教室与同学们多交流。

四、总结反思

在工作中,我常常会发现大四下的学生因为毕业事宜而心理焦虑,进而出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情况。因此我会在开题之初,联动教务了解学生的毕设进展,排摸未完成课程计划的同学,通过定期跟踪帮扶,帮助学生平稳地度过毕业季。

为什么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跟不上”的学生?我根据工作经验,分析了原因及应对方式。

(一)心态自由,拖延毕设进展

大四下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没有课程压力,只有一门毕业设计。因此部分同学不重视,游山玩水、吃吃喝喝,投入科研工作的时间明显减少。我也会接到个别导师的投诉,有学生不去找导师指导,也不参加组会汇报毕设进度。此时,我会让学生翻翻《学生手册》,告知他们获得C评级的学生将无法顺利毕业,提醒他们重视起来。同时,我会联动家长,让家长引导孩子调整心态,恢复正常的学习作息,逐步走上正轨。

(二)课程压力,延毕的焦虑感

延毕的同学大多数课程尚未修完,无法拿到毕业证,对比其他同学顺利毕业会有焦虑感。而且这类同学本科挂科多,基础差,容易形成“怎么也学不懂”的消极心态。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倾听者,通过同学、辅导员、班主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纾解压力。同时,做好学生的引领者,设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调动优秀学子的力量,助力学困生的学习及生活。通过帮扶者、室友、同学建立起的关系网第一时间了解该生的异常情况和心理变化。

(三)考研失利,未来方向不明

研究生考试的分数线多在每年3月公布,此时会有一批考研失利的同学心态崩,对未来产生迷茫。这时,我会帮助他们分析考研失败的原因:是复习周期过短,还是对专业了解不充分,还是思想上未重视,随便考考?通过反思过去,学生不会沉浸在失败中,而是会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

反思过后下一步该怎么走?学生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继续考研。我一般会建议他们先走上工作岗位,毕竟在工作中也有机会考研,还可以选择公司联合培养项目。因为如果“二战”失利,他们会有来自学业和工作方面的更大的压力。

这三种情况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我相信分析原因永远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除此以外,思政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正面激励学生,及时介入疏导。同时,我们要多关注“00后”常用的网络阵地,掌握学生动态。针对学生抱怨或厌世的负面情绪,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去了解,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案例作者:汪琳,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