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如今,许多省份都出台了不同的本科招生政策。在贵州、云南等部分定向省份,许多考生可以通过贫困专项计划、高校专项(思源计划)等途径进入我校。在我院大一新生中,超过40%的考生属于此类群体,其中一部分同学在入学初因个人原因陷入了“入学困境”,即高考虽填报了自己感兴趣的志愿,但终被调剂到了自己从未了解和接触过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入学后,密集紧凑的课程教学、难以上手的画图作业,让许多高中理科背景的学生面临巨大压力。
入学前,部分大一新生线上向我咨询。相比于大学生活,他们更想了解专业情况、课程内容,甚至毕业去向。入学后,小晖、小渊等同学在谈心中表现出对专业课的极不适应。课堂上,无法及时理解课堂内容,缺乏良性沟通;课后,做作业毫无头绪,无法按时完成,甚至因作业不符主题,质量差被批评、被要求重新完成。这些学生只对理科感兴趣、惯于使用线性思维,现在要他们快速转入人文社科学习模式,十分困难。与有艺术基础的同学相比,他们压力更大。因此,他们一方面强迫自己完成学业要求,另一方面,越发想“转专业”,尤其是想转到理工、经管等方向,想着这样在毕业时也许能找到“好工作”。在沟通中,他们多次谈及此问题。
二、案例分析
小晖、小渊这样的一部分同学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归根结底是本科新生对所学专业和学习模式不熟悉不适应,专业兴趣度不高导致的。从内部环境(学生本
人)和外部环境(家庭成员、同龄群体等)分析,以下三个维度的原因是出现问题的关键。
(一)基础教育中学习思维的固化
在现行招生录取体制下,“唯分数论”“唯分取人”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于分数和成绩的认可度依然是最高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以笔头考试作为考核方式、以成绩排名作为衡量优秀的标准。尤其在国内很多省份,理科课程一直是高中阶段的教学核心,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理科的线性和固定思维。而艺术类学科讲求的是发散性思维、创造力养成与审美力培养。进入大学后,设计图纸、创作模型、专业设计师轮流打分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作业形式和评价体系对他们形成了一种冲击。学生明显感到对设计类课程无所适从,思维上的转变对他们而言挑战很大,两者之间的互不匹配,造成部分本科新生对设计学科所需的发散和创造性思维缺乏兴趣。
(二)家庭背景下专业择业观的偏颇
我院大一新生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超过40%,大批专项计划生源来自云南、贵州、甘肃等省份的贫困地区,很多学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我院贫困生的比例和程度相较于其他院系要高。这部分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使其对于设计学科接触较少,而设计学科整体学习成本相对高昂。此外,从家庭来看,这些孩子的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对于孩子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没有充分的认知,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更容易被传统理工科、经济金融等学科专业吸引,在他们的想象和理解中,这些专业通常意味着未来职业待遇更高,前景更明朗。因此,他们不断萌生转专业的想法。
(三)同龄群体内多重价值观的影响
从同龄群体分析,大一新生容易受到同龄个体、其他院系学生、高年级学长等角色的引导。学生们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容易抱团,甚至出现同寝室都想转专业的情况。高年级学长对课程、专业、院系、学校的某些负面感受会被新生放大,降低新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从价值观分析,如今95后、00后年轻学生群体容易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了学生更多深入了解专业、思考未来发展出路的渠道,但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评价和信息对于尚未形成牢固价值观的新生而言通常是有害而无益的。鉴于设计领域的行业属性,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形成对专业的片面认知,认为学习设计专业未来难以就业或深造。
三、教育过程
面对小晖、小渊这些学生的“入学困境”,作为辅导员,我将工作思路分为短期沟通、长期引导、家庭支持三部分,运用在实际中。
(一)短期沟通,及时回应学生关切
在小晖、小渊等同学主动找我沟通的时候,我做了如下工作。一是不避讳他们所提出的“转专业”想法。先询问他们想转到什么专业,得到的答案基本是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热门专业。但当我进一步询问是否真的非常了解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大学四年学习路径、未来职业规划等问题,是否询问过学长、专业教师,甚至是家长意见时,这些同学态度并不坚定,也没有做好未来进入互联网等行业的思想准备。因此,在我们的沟通过程中,许多学生表示会重新考虑是否转专业。二是鼓励他们正视目前所学专业。小晖坦承自己在完成课程作业时经常感觉很痛苦,完全没有设计思路,难以得到老师的认可,作业分数一直比其他同学低。在沟通中,我耐心听完他们的真实想法,并提到大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殿堂,大学学习模式已经非高中阶段的“唯分数论”,并且人文艺术学科本就没有客观定论之说,所谓行业大师都是在不断尝试和失败的过程中才有进步的。小晖表示日常学习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大挑战,但也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尝试和专业磨合。我鼓励他们,不管所学专业是什么,在大一阶段先把基础打好。同时,抓住大一刚入学的关键窗口期,通过导论课程、基础课程这些入门级的内容先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本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建立正确的专业认知。由此,赋予他们主动深入学习、打开眼界的热情和动力。
(二)长期引导,科艺融合以“美”育人
充分扩宽第一课堂宽度,通过举办设计嘉年华、一年级光影展等活动,开展审美教育。将同学们专业学习中的课程作品、期中期末作业以线上线下展览方式展出,提升大一新生对自我的能力认同,让他们收获成就感。同时,打造第二课堂特色活动,不断创造机会强化学生专业认同。一是在各专业开设新生专业引导系列讲座,在大一上学期每月固定邀请高年级学长分享专业学习心得,拓宽新生行业认知。学长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甚至是毕业校友中选择,形成链条式循序渐进的分享模式,帮助大一新生在入学阶段即建立对专业和行业的整体认知。二是鼓励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小晖、小渊等同学向我表示,他们知道很多设计类赛事,都非常想参加,但碍于能力不足没有勇气参加。作为大一年级学生的辅导员,许多同学在我的鼓励下踊跃尝试各类竞赛,甚至跟随任课教师报名参加一些高水平双创竞赛项目,如通过设计的力量助力城市发展和创新等。小晖等部分同学还积极参加跨学科竞赛,如力学结
构竞赛等,这既锻炼了他们的理性思维,又培养了他们的设计专业能力。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这些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为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家庭支持,与家长主动达成一致
在和小晖、小渊等同学家长的沟通中,我得知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在孩子的专业学习、未来就业方面,可能给不出具体的建议和方向上的引导,关于转专业或者未来毕业去向等问题,可能最后的沟通结果就是请老师协助孩子做决定。因此,在大一关键时期,我建议家长多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做到关心关怀,时刻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校一起引导,形成互助合力。
在和家长沟通时,我建议他们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及时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要盲目、“一刀切”地以未来收入为导向,也要关注孩子个性成长和个人价值实现。在听过孩子的描述之后,许多家长也直言孩子还未适应大学模式,转专业的想法可能只是一种短暂的逃避,他们表示会积极鼓励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再与小晖、小渊等同学沟通,我发现他们明显对专业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小渊表示:“之前只想怎么快点做完作业,现在我反而更愿意每次花更多时间去构思、去拿笔作画,觉得改变了很多。”这部分同学基本都逐渐适应了专业学习,放下了转专业的想法。
四、总结反思
在辅导员的工作生涯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本案例所提及的,看似是转专业的问题,事实上是对现有专业认同的缺失、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
面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的大学生活会如何安排,他们毕业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他们自身而言非常关键。但这些同学往往并没有认真思考或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和毕业去向,并且也欠缺规划的能力和眼界。从高中阶段继承而来的线性思维很容易让他们陷入困境,忽略大学创新教育的本质,导致无法适应专业学习,动辄想转专业。他们习惯用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待新事物,这也是一种路径依赖的行为。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实了解新生个体的情况
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形成的性格和兴趣点也不同。正因如此,我们不能武断地否定他们萌生的转专业想法,否则,容易给学生留下负面印象,引起学生反感。相反,我们必须倾听每位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为什么想转专业,为什么对目前专业没有热情,结合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综合得出原因。
(二)启发式引导学生的专业认同
大一新生刚入学,对于陌生的事物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基于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了解,我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想要转的专业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认知,无法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因此,大一学年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建立对目前所学专业的认同,同时注意通过启发式引导,循序渐进,如以艺术展览、人文徒步等同学们喜闻乐见、善于接受的方式植入专业情怀,提升引导效率等。
(三)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可能
在现实生活中,专业课程并不是学生接触的唯一学习内容。对于人文社科类型专业而言,课外项目、选修课、第二专业等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案例中提及的群体,可以将他们感兴趣的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要善于把握包括大创项目、双创竞赛在内的其他抓手,协同育人,形成合力,让这部分学生在巩固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扩宽知识面。
(四)做好创新教育,助力职业规划
在大一大二低年级阶段,很多学生对未来都没有规划。兴趣多元、勇于尝试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们要把握契机做好创新教育和审美教育,提供机会让学生试错,同时前移就业引导工作的窗口。到了大三大四高年级阶段,大部分学生会更聚焦于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不管是专业本身,还是这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更擅长的理工科领域,或者是两者的结合,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做出升学、就业或创业选择。
(五)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和支持
案例中,小晖和小渊等同学的父母来自农村,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对专业情况、毕业去向等并不十分关注。在我和家长沟通之后,他们开始增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频次,有更多关于学校、学院、学习情况的交流,也给了这些学生很多的鼓励和支持,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案例作者:华佳、武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