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如果爱你,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高小霞、徐光宪院士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时间:2021-01-22 19:41:29





Love last Forever



1980年10月

高小霞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这时,她已年过花甲

岁月吹皱她的眼角与面庞

但吹不走那份为国奉献的纯真与执着

她心胸里装着家国

眉宇中深藏志气,衣袖间挥得出学问

她带来过温暖,播撒下希望

照亮了那些渴望前行的女性

今天,让我们走进高小霞院士!




01



1932年:“辍学”危机


1919年,高小霞出生在浙江萧山农村。父亲高云塍因扎实的古文基础和一手好书法在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1930年,高小霞随父母来到繁华的上海后,才第一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


1932年,高云塍书写送给女儿高小霞的扇面


1932年,高小霞考入由教育家陈鹤琴创办的上海工部局女中,旨在培养女性自立自强。工部局女中6年期间,曾因父亲遭遇失业,高小霞多次面临失学,女中的奖学金帮她渡过了辍学危机。那个年代个人无法掌握命运,面对困境,高小霞始终拥有勇气,又不失耐心和柔韧。她曾考上西南联大生物系,因父亲失业未能成行,于是她选择留在女中任教员维持家用。


1937年,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的高小霞


野蔷薇快要绿叶满枝,遮掩了它周身的棘刺,苦尽之后会有甘来。




02



1940年:“霞”“光”初见


1940年,高小霞考进交通大学,攻读化学专业。


交大是当时学费最便宜的大学,只要10元学费,还有奖学金。在女生本就不多的交大校园,她清丽端秀的五官因为知识的加持而更明媚照人。每天与高门槛选拔出的精英们思辨,打造了她扎实的学术根基。


高小霞(右二)在交大期间与化学系女同学合影


“一早去学校上课,中午买点烤白薯充饥,下午做实验,晚上找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回家往往很晚,苦惯了的我,半工半读地也撑下来了”。凄风苦雨,父亲的朋友们看不下去,劝她辍学就业,有的甚至说女孩不必读大学,结婚算了。对高小霞来说,艰难和困厄虽是常态,她却从中汲取了力量:人要义无反顾地生活,要穷尽一切可能。唯有如此,她的人生无遗憾。她一天也没停止努力读书,学习如何在极端困境中寻找机会,未来在哪里,她不知道,可是她却有求变之心,也有应变之力,只等时机到来。


人生最美好的事,不过我跋山涉水只为走向你,而你,也恰好在交大切切等我。高小霞和徐光宪初识于化学系课堂。那时上大课,女生被优待安排在第一排,男生按进校成绩依次往后,徐光宪在第二排就坐,正好在高小霞的后面。


交大化学系1944届合影

(后排左一为徐光宪,左五为高小霞)


化学系志趣相投的学生成立“南洋化工社”,搞个小作坊制作酱油,安排社员周末值班时,常把男女同学安排在同一班。在南洋化工社,高小霞和徐光宪建立了初步友谊。当时他们住处相隔不远,徐光宪数理成绩优异,高小霞文学和英语水平高,徐光宪常找高小霞请教、切磋。那真是一段金子般的日子,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合适的人,浓情蜜意间尽是知识的养分,他们的相识、相爱应验了那句: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彼时战火纷飞,家境不丰,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幸福的催化剂不是鲜花美酒,而是伴着诗词名著、数理切磋,在制作酱油、墨水、雪花膏中,日渐泛起的涟漪。在当时交大的学生中,一定深植了某种精神,这种精神与奋力前行、报效祖国相连。高小霞、徐光宪便在这种精神的浸润下,养成一辈子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




03



1946年:志同道合


高小霞在化学系学习游刃有余,拥有旺盛的求知欲,她以居里夫人为偶像,最喜欢看居里夫人的传记,不经意间便许下未来从事化学研究的远大志向。


1946年,经交大化学系老师张怀义介绍,高小霞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跟随化学家梁树权、吴征铠工作。高小霞曾与徐晓白、沈天慧等女科学家一起工作,她们不骄,不矜,勤工,好学。自信满满、元气满满的样子,真美!


1947年,高小霞在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梁树权院士下工作过的女性科学家合影(前排左高小霞、张赣南、沈天慧;后排左徐晓白、刘慧)


这一年,徐光宪回交大任化学系顾翼东教授的助教。1946至1947年期间,正是受到交大进步学生蓬勃开展学生运动的影响,学习最新科技,建设美好祖国的理想在高小霞和徐光宪的心中扎根。


1946年,高小霞、徐光宪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婚礼,包括南洋化工社社员在内的很多交大师生参加,时任理学院院长的裘维裕为得意门生证婚。高小霞和徐光宪将余生郑重地许诺给彼此和国家。从此鲜衣怒马春风得意,风雨同舟死生不离。崇尚知识、胸怀理想的高小霞、徐光宪于1948年、1949年相继出国深造。


1946年,高小霞、徐光宪在上海兆丰花园




04



1951年:携手归国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消息传到美国,高小霞、徐光宪和朋友们难掩激动,做了一块“胜利酒家”的牌子,带到中央公园野餐庆祝。这些参加野餐的朋友都是日后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知名学者。


1949年10月1日,高小霞和徐光宪到纽约中央公园举“胜利酒家”牌子,庆祝新中国成立

1949年,高小霞、徐光宪在美国华盛顿与朋友们合影

1949年,高小霞、徐光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Alma Mater 铜像前


抗战胜利后,大批中国学者和留学生来到美国学习深造。当他们完成学业与进修后,新中国成立了。他们渴望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在新中国政府的感召下,很多人抛弃在美国的优厚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障碍回国。一时间在美国形成了一股青春涌动、结伴还乡的“海归潮”。


1951年,徐光宪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可以留在哥大做讲师,也被举荐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摆在面前的,是一片锦绣前程,但他毅然决定回国。“第一是交大学生运动的影响,第二是钱学森学长的影响。”当时,抗美援朝已经开始,钱学森回国受到百般阻挠。美国提出法案,要求全体留美学生加入美籍,不准回国。这项法案一旦通过,徐光宪和高小霞可能就再也回不到祖国了。这时也是高小霞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后阶段,她思虑再三,对徐光宪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她决定放弃还有一年就到手的博士学位,和徐光宪一起回国。1951年3月,在美国哥大举办的鸡尾酒会上,著名化学家Mulliken教授走到高小霞、徐光宪面前说,如果你们能留在美国,每个星期六我都为你们举办一场鸡尾酒会。高小霞、徐光宪谢绝了Mulliken教授的邀请。


为了突破麦卡锡主义的阻挠,4月他们假借华侨归国省亲之名,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踏上归途。5月,他们乘坐的客轮从旧金山出发,行驶了半个月后到达广州,高小霞在当天的日记这样写道:欢迎的人群让我和光宪感到我们的确回到了家。5月4日,刚下客轮的高小霞和徐光宪应好友唐敖庆的邀请来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开始了艰辛却充满华彩的科学探索之路。


1951年4月15日高小霞在旧金山乘轮船回国的甲板上留影

1964年,高小霞、徐光宪全家福

1990年,北京归国华侨联合会颁发高小霞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三十年的证书




05



1980年:旗鼓相当


徐光宪被称为中国的“稀土之父”,然而在徐光宪心里:“我老伴儿,她才是稀土研究真正的大家。”高小霞也在稀土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徐光宪把稀土包含的17种元素分离出去后,高小霞把剩下的部分制成稀土微肥。世人常瞩目于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的杰出成就,忽视了高小霞在分析化学、稀土化学领域科研教育上的伟大贡献。


1980年10月,中国科学院女学部委员在中科院学部大会期间的合影(右四为高小霞)


高小霞是和徐光宪旗鼓相当的学术传奇。高小霞倔强而坚毅;徐光宪随和且沉稳。他们在相爱的过程中互补、成长,在各自缔造传奇的过程中,发展出最坚实的爱情。正是共同的热爱将不染世俗的浪漫与脚踏实地的坚韧联结到一起,他们曾一起跨过高山越过大海,在狂风暴雨中比翼双飞,飞到最璀璨的科学星空。


科研是一个长线工作,像高小霞这样的前辈让人感动。她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在春风雨露中,茁壮成长,砥砺前行;在荆天棘地中,心无旁鹭,勇往直前;在乘风破浪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她以顽强的毅力投身教学和科研,在极谱催化领域,开创了几十种微量元素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将极谱方法运用于稀土元素和铂族元素的分析,实现部分稀土元素的高灵敏分析,得到了学界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尊敬。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女科学家特有的精神气质:乐于奉献、甘于平凡、精于专业、谨于细微、勤于实践、善于合作。


1994年10月,高小霞与她的科学团队合影

1996年,徐光宪、高小霞与学生们左起:廖华、严纯华、魏平荣、孙洪业、高松

1989年,中国科学院赠予高小霞的荣誉奖章

1991年,高小霞任高等学校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期间,获国家教委纪念证书



06



1998年:斯人已去


1998年9月9日,高小霞病逝。高小霞的追悼会上,徐光宪这个经历无数风雨,从不落泪的男人,在妻子的遗像旁泪如雨下。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却倾尽了一生的泪。高小霞去世后不久,徐光宪的头发就全白了。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


1998年春高小霞照片。阿旭摄影,图源北大官微

1998年春徐光宪照片。阿旭摄影,图源北大官微

晚年高小霞和徐光宪在北京大学


回看高小霞和徐光宪的神仙爱情,尤其让人感慨的是高小霞的故事。她本身的贡献和成就,值得这世界上所有荣耀。高小霞成长的那个年代,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更严重。她经历中国的历史巨变,她的独立、坚强贯穿了她的一生。


作为女院士,高小霞幸运地遇上了尊重、欣赏并支持她学识的丈夫徐光宪。“我如果爱你,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和你站在一起。”这个外表柔弱的江南女子,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女性可以做出不亚于男性的科学贡献。这两位从交通大学走出的院士伉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一种爱情,叫彼此成就”!




1996年5月8日,高小霞、徐光宪为上海交大院士图片资料展揭幕


【后记】为了纪念交大杰出校友高小霞和徐光宪,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他们名字共同命名为“霞光楼”。如今,两位先生均已仙逝,但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将和“霞光楼”一样,蔚霞满天,永存世间。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历来重视对知名校友人物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本文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馆藏。今后,我们会陆续推出女院士系列故事,敬请期待。




资料来源 | 王丽媛:《作为科学家和教育家的新女性——高小霞的化学人生》、高小霞:《漫长的求学旅程》、郭建荣:《科学家的才情与严密:忆北大才女高小霞的非凡探求》、邵元华、庄乾坤、徐光宪主编:《高小霞院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王学欣、唐晋主编:《润物细无声:徐光宪教授八秩华诞志庆集》、北京大学官微、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馆藏档案、网络

文案 | 周小燕

编辑 | 徐骞


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微信:sjtu_archives

电话:021-62932432

地址:上海华山路1954号


校史  ¦  档案  ¦  文博

长按二维码关注




责任编辑:梁月、徐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她是前行的女性,她和徐光宪先生的爱情传奇,如一道霞光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