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15:30,电院B20硕士电气第一党支部在电群1-318举行了“学习百年党史”系列党日活动的第一场活动。本次活动学习主题是“淮海战役”。
首先,由支部书记吴金伟简要介绍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徐蚌会战,从1948年9月11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围绕着徐州这一重要交通枢纽展开。本次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分三个阶段,先后消灭了守卫及增援徐州的国民党5个兵团共55万人,并先后解放了徐州、蚌埠两座重要城市。本次战役,解放军战果辉煌,为渡江战役乃至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看了有关淮海战役经过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后,部分支部成员分享了自己学习淮海战役史后的心得体会。
支部宣传委员鲁沫言在吴金伟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阐述、复盘了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以及战役的政治、军事影响,分析了国共双方胜败的原因,并引用淮海战役期间民工踊跃支前和徐州铁路工人保护铁路设备、解放后积极复工复产的实例表明,民心所向才是决定战役胜败的根本所在。
王伟韬同学在鲁沫言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到,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路线固然重要,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样值得重视与发扬。除此之外,党在解放战争期间通过大范围的土改,回应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迫切需求,而在新的时期,如何更好的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需要深入探索的新问题。
廖达威分享了战役期间胶东东海转运站的光辉事迹。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军的武器弹药补给位于远离前线的南满地区,而锦州、天津、青岛等陆海交通枢纽当时尚在国民党控制之下或交战状态。因此解放军开辟了一条从大连出发,经北朝鲜海域,最终抵达山东荣成市俚岛港的海上运输线。运输船到达俚岛港之后,民工利用舢板、推车等原始交通工具,顶着国民党空中力量的压制,圆满完成了淮海战役参战部队所需数十万吨武器弹药的转运任务,可谓人间奇迹。胶东东海转运站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这个转运站有力地证明了,“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才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
最后,吴金伟对支部成员的讲话进行了总结。纵观百年党史,不仅是淮海战役,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得到人民拥护、向前前进的历程。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上和今天的伟大成就,就是在于团结了一大批愿为人民服务的有志之士,并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展望未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道路上,人民依旧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力量之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