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党百年】建党篇:坚定信仰信念,不断开拓创新

2022-01-17 20:28:40 邵颖洁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历史时代发展的产物。

上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加速了封建体制瓦解,而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软弱与内耗又注定了他们无力撑起一个民主的新共和国。五四运动后,外交上的失败唤起了民众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一群革命青年在此时脱颖而出,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并最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如果党也有籍贯的话,中国共产党的籍贯便是上海。

时光穿梭百余年,而今略显陈旧、逼仄的石库门里弄中,也曾跳动着一颗颗年轻、赤诚的爱国心……

淮海中路是上海青年最喜爱的商业街之一,穿过繁华的TX淮海,弄堂中小巷深深,唯有巷口的铭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提醒人们,百年前曾有一批先进青年为着理想信念在此地集结。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在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离京,只身出走上海,“途中则计划组织中国共产党事”。来到上海后,陈独秀“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并着手重组《新青年》杂志。

4月,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维经斯基来到上海,在与陈独秀的会谈中,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由共产国际提供资助,在上海正式展开建党大业。

8月左右,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陈独秀被推选为书记,并与其他同志一道草拟了一个简单的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宣言》,以统一大家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它对于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和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非常重要的发起和组织作用。

渔阳里2号百米开外,灰红的砖墙、漆黑的木门、铭牌上书“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隐于这座石库门老宅背后的,是另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青春历史。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按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陈独秀等人随即着手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共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预备学校”。他特别委派了上海发起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负责这项工作。

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在本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这些青年团组织成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成员的重要主体,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时间快进到1921年7月23日那个闷热的夏夜,望志路沿街一栋石库门建筑的小小客厅里,来自国内六个党的早期组织及旅日党组织的十二名代表共同出席了中共一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会上致词,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最后一天的会议因租界巡捕干扰,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

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

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带你重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初心之旅,回顾院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党员故事。

责任编辑:梁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暂无评论
    【迎建党百年】建党篇:坚定信仰信念,不断开拓创新
    因化而聚,为学而兴,以党建之名,聚青春能量,育优秀人才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