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战疫”日记丨马文斌:疫情之下需砥砺前行

2022-02-09 19:32:52

2019年9月6日从军营退伍第三天便开始了忙碌大三上学期,整个过程很少给自己停下来思考的机会。这个寒假我没有回家,原来打算留在上海继续巩固学习,并参加一些实习工作。没想到这个疫情下的寒假格外的久,交大的校园也显得格外宁静,正好给了一个自己总结思考的时间。

由于习惯于忙碌,所以假期还是给自己安排了很多活动,所以开始寒假时目标很明确就是,找看文献,实习,学英语,但在疫情之下不得不进行了调整。

疫情之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假期刚开始时,有幸受到普陀区区团委邀请作为演讲比赛评委,聆听了不同行业优秀青年爱岗敬业的故事,因此让我受益匪浅。

后来有幸受到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厅邀请参加了上海市春节团拜会,以及交大留校学生年夜饭,我还上台表演了节目(假期最后一次看到那么多人了)。

为了生活,我还报名了交大的宿舍值班,但是在疫情加重的背景下,我“失业”了。

学习:贵在坚持,合理规划时间

疫情严重之后,校园乃至整个上海一下子寂静了。但是作为假期持续性的活动,我的生活还是以学习、运动、实习、睡觉为主。

因为英语不好,所以假期买了英语资料和网课,希望下学期能考IELTS(被取消真是意料之外)

因为网课有安排时间,所以还是跟着上课。

每天上午主要是坚持练听力和口语+上网课

下午则是以学习一些文献,看闲书,并且出于对音乐的好感,买了小尤和布鲁斯口琴自学。

喜欢运动应该是退伍后留下为数不多的好习惯,所以会有每天下午四点半之后没什么计划之外的事,就会到南体运动(其实也很难坚持——

主要以跑步打球和上肢力量练习为主,(可能也是留校的好处,有很大空间可以运动)

时间利用上,我每个时间节点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闹钟,每个节点做什么会有一个提醒,我比较喜欢集中力量办大事,用大块的时间去做主要的事。

实习:在线采访抗疫专家受益匪浅

疫情之下,在不能出门的情况下,我在线报名《财经》杂志的远程实习。是这个假期让我觉得总体收获比较大的一个方面。

以前有人对我说过:“做不了上阵杀敌的勇士,就做一个明辨是非的智者。”

意外留校的我,除了完成自己的活动规划外,由于在《财经》远程实习,我也一直在关注此次疫情中的来龙去脉,也试图通过一些佐证,一些线索,搞清楚到底导致此次疫情变成社会危机的节点在哪,为什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同时,后勤保障,物资流通等没有同步响应,统筹协调不到位,也希望找出问题,在告诉自己一个答案的同时,通过《财经》杂志平台发声,做一点可以促进健全机制的事,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正是这个给了我假期还能熬夜查文献写稿件的动力。

在《财经》实习期间,我有幸采访到了此次参与抗疫工作的一些专家,包括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指导专家王宏伟老师,以及曾在SARS、汶川地震期间,担任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参与调度物资的王振耀老师,也让我受益良多。

考虑到此次采访的专业性和权威  我整理了采访速记近六万字,阅读了近十万字的专业文献。

(具体可见王振耀采访:https://mp.weixin.qq.com/s/oodCqXiLDm-56PxRC_l65Q)

此次疫情期间,我们都像是个看客,经历着各路信息的轰炸,随时准备着倒戈一方,生怕自己是非不分。但是,我相信我们都热爱这个国家,享受着国家稳定带给我们的一切利好,也真正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更加强盛,疫情是短暂的,人心向暖是长久的。

【后记】

原本我还打算报上海市防疫志愿者,由于住校的原因,还是选择了校内教务处网课志愿者岗位,希望能在大面积线上教学开课之后,辅助不太熟悉软件操作的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疫情下的寒假很特别,也很不易,春天已经到来了,交大的樱花也含苞待放了。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相信疫情过去,未来会更加可期。

马文斌: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5级本科生,2017年入伍,2019年退役,荣获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责任编辑:梁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花园“战疫”日记丨马文斌:疫情之下需砥砺前行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