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传统艺术的传与承

2021-10-19 19:13:58

11月20日下午,传统文化党支部李鑫老师,作为美谈社团指导老师,邀请了版艺学院副教授孙屹,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要想创新,必须要回到源头,艺术的创新也一样,回到源头的永恒,找到永恒的生命精神以后,方能产生创新。孙屹关于“当下传统艺术的传与承”的讲座,主要讲解了书籍的发展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蝴蝶装”。蝴蝶是美的化身,书包容了世间万象,又何尝不美呢?以灵性的蝴蝶为书的装帧方式命名,浪漫富有诗意,这是古人的智慧。

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的冲击,一位老师说过,人无法脱离开这片土地,在温暖的午后,枕着细碎的阳光,手捧清茶与爱书,这种惬意之感又岂是缩在房间滑动电子屏幕所能比拟?这也是人们心里真真切切赞成的,或崭新或陈旧的书本都有它专属的味道和触感,在翻阅的同时,刺激着我们感官的同时也愉悦着我们倦怠的心灵。可这只是我们这代人的想法,不能以偏概全。或许在下一代下下一代,他们已经习惯便捷的电子阅读。书籍毕竟是厚重的,不方便的,甚至可以说是昂贵的,而科技本身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终端交互式阅读或许在某一天会成为现实,一切从纸张中获得的触感、味道、心灵的震颤都可以从电子书中得到满足......这一天会来临吗?又会在何时到来呢?

一直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要传承传统文化,只是因为从小大家都在说“要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之类的话,也就认为应当如此。可能多数人也许一样,对于传统文化只是停于表面的赞美。面对传统文化的断代或永久遗失,也只是哀叹几声,并不会感觉因丢失了珍贵的东西而痛心疾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民众对传统文化极其欠缺了解,或者说,如果想要改变当下的局面,应该从大力普及美育教育入手。传统文化本就与生活息息相关,平日大家只知俗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却不知这九子是谓何物,比如我们会以喜音律的“囚牛”作为琴头的雕像、将嗜杀好斗的“瑕疵”镂于刀环、以急公好义、秉公而断的“狴犴”作为狱门的装饰……龙之九子蕴含的文化与精神覆盖文艺、宗教、军事、公共等方方面面。

传统文化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最根深蒂固的东西。在迪士尼、漫威等文化无处不在的当下,回归传统文化的源头,才不会迷失未来的方向。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解、欣赏和认同,我们才能真正尊重并想要将其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彭海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美谈社团活动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