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日的余晖渐渐淡去,我们迎来了六月的暖阳,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我们不仅播种希望,更传递着温情与关怀。为了进一步激发信息学子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担当,商务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4年6月5日下午四时,在行政楼505举办“六月暖阳,情系蓝信”六月蓝信封宣讲会,商务信息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为蓝信封宣讲会)
宣讲会伊始,主持人叶佳同学以充满感染力的话语,向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展示了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的温暖篇章。在这个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蓝信封项目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的光芒,体现了项目的核心理念——平等、尊重、陪伴和分享。这个使命不仅是对乡村儿童的承诺,也是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号召,鼓励他们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支持者。同时,蓝信封的成长也见证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宣讲会上,叶佳同学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流程、成效以及志愿者的招募原则,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这项充满意义的事业中来。
(图为黄璐同学分享)
在通信经历的分享环节,宣讲人黄璐同学分享了她的经历和深刻感悟。在四月的宣讲会上,她还在经历蓝信封的考核,今天能以通信大使的身份站在这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几张薄纸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们可以承载无尽的爱与希望。奉献一份爱心,载满希望一同前行”她表示,“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平等的亲情和情感表达的机会,孩子们的真诚和勇气是非常宝贵的,我也希望以同样的真挚和热情回馈他们。”黄璐同学分享了一个蓝信封通信大使与林儿的通信经历。林儿的故事收录在中国留守儿童书信访谈录里,她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但她的内心强大而丰富。她的信件记录了她从无助到坚强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看到了蓝信封的意义——影响和改变孩子们的生活。
黄璐同学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感谢这世上还有文学,书信将人连接起来,给予我们真实的社会关系和心灵的安稳。作为蓝信封的通信大使,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阅读信件,更是为孩子们创造与家人连接的机会。每次通信都是情感的寄托,感谢文学,它连接了我们,也拯救了无数的孩子。
(图为黄璐同学分享内容合集)
宣讲人李婧媛同学分享到,她和她的通信小朋友是从寒假开始配对的,在收到配对成功通知之前,也参加了直播培训,积极回答问题。等待通信的时间虽然很长,但当在寒假收到通知时,感到非常惊喜。她分享了自己与小朋友的通信记录,小朋友经常会分享与他自己的生活有关的话题,包括他的家庭、学习、心情和日常趣事。她的回信内容包括对他们心事的聆听,对他们的一些建议一些帮助和反馈,主动分享身边的趣事,还有一些自己的简短的成长故事。李婧媛同学还提到先锋讨论会上的事例——最美大学生景慧。她的家乡在青海,那里的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但是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那里的孩子成长的乐观向上。景慧长大之后从受助者蜕变成助人者,发起了智慧云公益在线支教项目,帮扶了8000余名学子。对于通信项目而言,虽然我们不能知道蓝信封帮扶的小朋友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这份感动和帮助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温暖和阳光,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图为李婧媛同学分享)
在心得感悟方面,李婧媛同学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志愿服务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多参加志愿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更加深入地去帮助他人。紧接着她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志愿经历,其中包括礼仪队的颁奖、礼仪活动,惠敏小学的志愿服务,赛会服务,疫情期间的志愿者等等。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疫情期间的志愿者,面对疫情考验,我们学校也有很多的志愿者同学挺身而出,来帮助学校、班级承担起协助核酸检测的任务。他们的工作虽然没有特别复杂,但也需要投入努力和坚持,在岗位上做出贡献。
(图为李婧媛同学分享内容合集)
蓝信封宣讲会不仅是一次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积极参与蓝信封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们的行动温暖他人,用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社会,同时也成就更好的自己,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