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橡胶林下生“金”,理学院物理教工党支部教授团队打造植物“专属太阳”

来源: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6570#ocr 发布时间:2024-12-16 17:26:21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项目《沪滇同行-LED补光技术焕发橡胶林生机,万亩林下中草药推广与示范》成功入选。

天然橡胶是我国四大天然战略资源之一,云南和海南地区橡胶林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667.6万亩。然而,近年来西双版纳橡胶林的生长环境持续恶化。为了让橡胶林下生“金”,进一步推动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建设,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提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物理教工党支部邹军教授团队开启了长达五年的探索与实践。

邹军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出发,带领团队大胆进行橡胶林下补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采集搭建数据库、数据处理、实验验证……无数次跨越沪滇两地,团队在突破一个个难题后,最终构建出“橡胶林下生态系统”和“林下种植示范田”新生态系统。

现在,这些补光灯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守护神。白天,LED灯是植物的“专属太阳”,提供着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夜晚,它们则变身为“稻草人”,利用蚊虫的趋光性,诱捕害虫。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林下物种多样性,还恢复了土壤的肥力,提高了橡胶的质量,增添了农民收入。

图片1

图片1

现在的林下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生态乐园。经过五年的运行实施,魔芋试验示范基地和中草药试验示范基地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片胶林下的土地上种植魔芋和中草药,每亩可以增加月收入5000元到10000元。其中,中草药试验基地通过对补光产品3个创新点的改善,实现中草药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并建立了10种高价值中草药数据库,弥补种植过程中参考数据的空缺。此外,农民们还散养家禽,利用掉落的蚊虫作为饲料,又增加了额外收入,这片生态林下真正成了“金矿”。

目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云南药物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以及西双版纳绿色食品及乡村产业发展中心联合成立了“一带一路”南药工程中心上海育种扩繁基地。

而项目示范效应还在持续“发酵”,当地合作企业获得了“特殊产业贡献奖”,成为林下补光标准的首位制定者;开发的“激光植物补光系统”收录到《上海市绿色技术目录(2022)》;依托项目,团队老师们成功获批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生们在“三创”等多项赛事上频频斩获佳绩。

责任编辑:梁琳
团队成功构建“橡胶林下生态系统”和“林下种植示范田”新生态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