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两个结合”,推动“四个落地”

发布时间:2025-04-23 11:47:50

近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携手安徽凤阳凤凰非遗传承人孟泽远参加张堰镇人民政府举办2025年“蓝天下的至爱”慈善联合募捐暨“留心向善 溪外慈行”义拍活动。现场,爱心人士对孟泽远捐赠的画作踊跃举牌,悉数拍出。这也是艺术学院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团委探索在“大思政课”的引领下,以“两个结合”,推动“四个落地”,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1

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绘金山故事、传志愿精神”主题墙绘活动

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戴红梅表示,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为抓手,守护好中华文化这个根脉,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内涵、新路径和新活力。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深挖“非遗”传统文化,让文化育人更落地。与金山农民画院合作建立非遗(金山农民画艺术)保护传承教育基地,获教育部颁发的“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和“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称号。把非遗文化与课程思政相耦合,在职业教育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贯穿始终。重点研究融合金山农民画元素的艺术类设计课程建设,寻求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工艺、现代材料结合的可能性和设计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在合规教育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深、讲实、讲细,打造“传统文化传承”的“中侨经验”;有效整合资源,组建“非遗金山农民画大学生工作坊”,让传统文化在凝聚青年学生群体发挥实效的落地中更有力。邀请金山农民画传承人朱希教授等大师入驻大学生工作坊,积极吸收优秀青年入驻工作坊,在传承中探索创新,探索传统文化艺术的风格样式在现代社会的着落点,创新性、前瞻性将传统文化与布艺、纸艺、压花等多种手法来相结合,设计相关衍生品,形成丝巾、挂毯、灯罩、茶壶等各种创意产品上,让传统文化变得接地气、通人气,变得鲜活起来,有效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项目曾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一等奖;探索“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线并行,在社会服务中落地更具神采。聚焦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成立“美丽乡村”志愿者服务队,本着“立足金山,服务上海,面向长三角”的发展目标,通过墙绘活动,引领青年争做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实践者。通过文创产品设计,帮助乡村品牌形象设计的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并探索运用传统文化参与社会治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品位。近年来,打造非遗文化产品金山农民画、凤阳凤画展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觉作品、舞蹈、歌曲等一批艺术原创作品下乡演出,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该项目曾获上海市共青团“知行杯—青春进社区”社会实践“十大示范项目”;拓展“三全育人”新格局,在大活大赛中让传统文化“出彩”又“出圈”,落地又直抵人心。指导学院学生非遗工作室获批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验室,探索以项目化形式开发设计《非遗艺术体验课》《二十四节气》《中国水彩画入门基础》《传统文化之美学体验》等9门既能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认同的“大思政课”课程,为来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上海徐汇区、黄浦区等青少年提供传统文化研学、体验等课程活动,加强文化引领,丰富文化内涵。并结合新技术3D裸眼技术,让传统文化既具视觉感染力,又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形成价值引领、实践体验和社会服务相统筹,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机制。

1

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与新建村党支部开展墙绘美化活动

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将继续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深化合作共享,加强成果转化,通过融合课堂教学、项目实践、比赛交流、公益志愿、劳动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大思政课”格局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师生精神引领和思想凝聚中的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生根”“成长”,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追梦人”的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戴红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将继续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深化合作共享,加强成果转化。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