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举办

2022-01-14 11:29:50

2022年1月9日,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医学会承办,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协办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召开,同步开通了线上会议直播。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线下参加会议,线上直播观看量达598人。

大会主席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何建成教授,开幕式由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李学庆主任主持。

1.jpg

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吕飞舟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向线上、线下的各位专家、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闵行区医学会黄铮会长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并向与会来宾表示衷心感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张友根秘书长代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致辞。他充分肯定了诊断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出色工作,希望诊断专业委员会继续秉承开拓创新、科学规划的原则,推动中西医结合诊断工作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张友根秘书长还宣读了新增的甲乳学组、科普学组的委员名单。主任委员何建成教授回顾了专委会在2021年的主要工作和成效,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他指出本次会议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引领,汇集国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希望各位嘉宾在会议期间交流思想,奉献智慧,开拓视野,共谱中医学发展的新篇章,为国家健康事业而奋斗。吕飞舟副院长、何建成主任委员一同为新增学组委员颁发证书。

本次大会学术氛围浓厚。在大会报告环节,多位资深专家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带来了最前沿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平作了题为“病证相关相应的基础研究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报告。辽宁中医药大学战丽彬教授作了题为“阴虚证及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的报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及校长李灿东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整体观念的中医状态辨识理论与应用”的报告。湖南中医药大学胡志希教授作了题为“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及病理机制与以方测证干预研究”的报告。

中午茶歇时分,何建成教授带领教育部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第四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一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为病患提供义诊及健康咨询服务。义诊活动吸引了很多病患及家属在诊桌前排起了长队。党员同志们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询问、察舌、诊脉等,并针对病情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给出合理的饮食及养生建议,同时进行中医保健知识的讲解。

2.jpg

3.jpg

4.jpg

下午,八位学者围绕“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病证结合与诊断标准研究”“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等议题开展了专题讲座。青年论坛有七位青年学者、研究生的学术报告。经大会专家评审组进行点评,并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专家学者们通过线上、线下进行了交流,展示了一场反响热烈、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何建成教授、吕飞舟副院长为青年论坛演讲者颁发荣誉证书。何建成主委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参会的各位专家、领导、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对会议承办单位及会务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青年人朝气蓬勃,正是拼搏奋斗时,老教授多给年轻人机会,是对中医药事业的薪火相传,他们将会是未来中医药事业的骨干和接班人。本次大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朱靓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年1月9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第五人民医院举办,我支部联合手术一支部为患者做健康咨询。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