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线】他们出舱后再次出发,只为最后的胜利

2021-01-19 14:17:33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有许多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们”

我院肺病科副主任薛鸿浩副主任医师

以及我院重症监护室的

张琪主管护师和魏冬冬护师

再次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2月初,薛鸿浩首次来到市公卫中心隔离病房A1病区,作为上海市中管局派遣进入抗疫一线的中医专家,为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是他工作的重点。他在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为病友们建立“健康课堂新冠康乐家园”微信群,制定新冠肺炎中医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中医证候及舌像信息,此外还在微信群内给患者做新冠肺炎科普宣教,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是他的庄严承诺,在出舱结束医学观察两周以后,又接到二次进入应急病房的通知,这次进入的是重症病区A3病房。这里的患者大都气管切开状态,呼吸机辅助通气或者高流量吸氧中,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ECOM、CRRT治疗, 病情更为复杂。采集中医证候信息也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病人准确的的舌像资料,他和同事们冒着气溶胶暴露的风险进行近距离观察;对于意识不清,口腔难以打开的患者,他们先要做咬合肌的按摩,让肌肉松弛,然后再把患者口腔打开进行观察。

中医药如何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作用,也是他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所需思考的问题,他需要和西医ICU医生沟通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寻找治疗切入点,同时仔细判读各项理化指标、影像学变化来进行“微观辨证”。譬如对于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ECOM患者,这些病人需要做好肠道管理,如果肠胀气严重不但会影响呼吸机通气量,而且会影响ECOM血流供应,而这正是中医长处。在重症患者康复期间,由于经历过这样一场创伤,患者大都存在气血阴阳不足的表现,采用中医补益肺脾肾、扶助正气的方法,可以加快患者体力恢复,有助于患者脱机和康复出院。

“我不怕辛苦,我有一身铠甲为我助力”

照顾危重患者需要事无巨细,在护理操作上更要认真仔细。张琪曾负责的是一位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需要隔天进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的患者。她每个小时记录患者进入的胶体量、晶体量、中药量、泵入量、鼻饲量、痰液量、小便量以及血透的超滤量。她在忙碌的工作中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准确记录出入量,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翻身拍背,气切吸痰,协助医生行纤支镜检查、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机的交替使用等,每项操作都要认真谨慎。

平时这些工作可能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但在穿着防护服,隔离衣,外加天气逐渐变暖的情况下,做好一系列操作往往已经是汗流浃背了,护目镜已经看不清楚了。为了养足精神,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她和同事们有时不得不服用药物来帮助睡眠。张琪却说这些辛苦是不怕的,我还年轻,而且还有一身铠甲为我助力。乐观积极的心态让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帮助患者。

“患者一天天变好,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魏冬冬曾负责的是A3重症病房里一位ECMO成功脱机的患者目前处于康复期,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在保证病人安全的情况下,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给予患者按摩、推拿、被动运动,从最简单的手指活动,到指导患者右手带动左手运动,帮助患者下肢运动,到后面主动翻身、起坐,到最后患者成功撤掉呼吸机,改为鼻导管吸氧,患者还可以在大家的搀扶下下床走动。

每日进病房,魏冬冬总会向患者亲切问好,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热情问候给患者带来美好的心情。他陪着患者看家属发来的鼓励视频,一起笑,一起加油。当患者对他竖起大拇指时,魏冬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当看到患者一天天变好,对战胜疾病更充满信心,他觉得这是自己最有价值的时候。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们用臂膀担负起守护患者的重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是他工作的重点。此外还在微信群内给患者做新冠肺炎科普宣教。中医药如何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