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胜迹·我为泰宁红军街代言

2021-02-16 20:33:59 王翁昕

红色胜迹·我为泰宁红军街代言

泰宁红军街——永不消退的红色记忆,让我们一同走进泰宁红军街,探寻先辈革命足迹,我是今天泰宁红军街的汇报人——王翁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部分来介绍泰宁红军街。

泰宁红军街被称作红军心脏曾跳动的地方。泰宁是一块具有革命历史的红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在此燃起了革命的烽火,建立了红色政权,当地政府为纪念这一段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将该街命名为“红军街”,并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入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在岭上街12号,陈家大院前,“朱德、周恩来同志故居”的牌匾高悬在门额上。1933年8月中旬,朱德、周恩来率领的红军经建宁抵达泰宁,便在这陈家大院里指挥红军“赤化千里,筹款百万”。在红军总部指挥下,连续取得多场战役的重大胜利。80年前的那个夏天,朱德、周恩来等领袖们的足音在陈家大院里日日回响。那时朱德,黑脸大胡子,完全没有“官相”,粗犷如老农,常被误认为“伙夫头”。有位老汉听过朱德大名,想亲眼瞧瞧朱德长啥样从列队前个个问过去,到了队尾,见无一人看起来像朱德,失望地走了。实际上,队尾那位络腮胡子正是朱德。离红军总部不远的一口古井,原名“儒学井”,红军驻扎陈家大院时吃用从此井取水,后易名“红军井”。朱德、周恩来等首长日理万机,还常常带着战士们走街串户,嘘寒问暖,帮助老百姓挑水、砍柴。如此鱼水情深,至今还是佳话。

泰宁红军街是中央苏区的东方门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泰宁地势险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时,东方军打胜仗所缴获的大量物资都集中到泰宁,泰宁苏区成为闽赣省及建宁警备区的物资供应中心和经济建设重点地区。

泰宁的人们具有奉献和大无畏的精神,据不完全统计,1931年6月至1934年7月,泰宁人民参军参战就达3270人,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提供了充实的后备力量。

泰宁曾展开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33年,粮食产量同比增加20%,保证了军需民用,储备了战备粮,为第五次反“围剿”提供大量补给。

在国民党军队进攻泰宁期间,泰宁苏区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自动节衣缩食,补给红军,为支援前线、保卫苏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红军街中有处巨幅文告见证了当初的红色岁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有武装动员起来,实行土地革命,用武装拥护苏联”……最引人瞩目的是“红军街”牌坊下满满一墙的黑字文告文告名为《告刘和鼎部下士兵及下级官长书》,这是苏区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文字遗迹。内容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日寇、同室操戈的丑恶面目,号召刘和鼎部下官兵们走到红军队伍当中来,共同抗日。

1933年10月下旬,红军总部撤离泰宁。红军离开后,文告被人用浓石灰水涂刷掩盖。解放后,石灰层被风雨剥蚀,为保护这些文告,泰宁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细心洗掉覆盖其上的石灰层,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加上红军街老居民留下的记录,才让这段慷慨激昂的文字呈现在游人面前。

如今的红军街迎来先辈后代,2004年,红军街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同年,著名雕塑家张立旗先生以红军当年在泰宁的战斗和生活为主题,在红军街口创作了全国县级规模最大的青铜群雕《泰宁赋》。揭幕时,红军街迎来了多位革命先辈的后代。作为泰宁县红色旅游的代表景点,红军街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那满墙镌刻的红色记忆,就像传唱的革命歌谣般,纵使时光流转,永远不会被忘却。

最后,感谢大家的聆听。




责任编辑:木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红色胜迹·我为泰宁红军街代言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