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6班考研学生的复试、调剂指

2020-04-30 09:29:46 魏伟

案例主题:安抚考研成绩出来后学生的焦躁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应对

实施过程:

截止220日,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发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6班的很多学生在获知自己的成绩后,表现出焦躁、疑虑、紧张、茫然不知所措的情绪。加之目前疫情严重,同学们与老师沟通的渠道受阻。针对这一状况,221日下午16:00~17:30,班主任魏伟老师开展了一次腾讯视频课程,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

首先,引导大家根据自己的分数进行合理安排。一,如果分数明显超过复试线,那就认真准备复试,在家里为自己准备一个清净安心的环境,认真准备。二,如果分数在往年复试线附近徘徊,那么尽量查一下自己的排名,依据排名情况再做判断,如果排名在中游左右,那么则认真准备复试;如果排名很靠后,那么就准备调剂;如果排名在招收人数的名次,那么根据自己的信心和毅力情况进行安排,自己有毅力就拼一把,自己没信心,就调剂。三、如果没达到复试线,成绩有超过国家线,那么就应该联系本校老师,或目标调剂学校老师,及时沟通调剂。

其次,关于考研二战的分析。魏伟老师有以下建议:如果能过国家线,尽量不要选择二战,二战是孤注一掷的选择,身心压力极大,再考不好说不定会造成自己精神崩溃,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对今后的人生发展会有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其中两种情况例外:一是这位同学非常热爱学术,他坚定地认为目标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目标学校是我的理想,是我的追求,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二战;二是没过国家线,我还想拼搏一次。

接下来,针对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的考生存在的各种情绪,魏伟老师做了分析和疏导。

一,焦虑情绪。主要是那些在复试线附近的学生,考研没过线的以及承受精神压力较弱的学生。他们日夜担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茫然不知所措。对自己接下来的任务和方向不知如何规划也没有任何计划。针对这种情况,魏伟要求同学们坚定信心,及时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助自己分析目前状况,选择最佳路线,做好规划。

二,优柔寡断情绪。有的学生考研成绩不好,或者刚过国家线,出现了这种情绪,不知如何是好了,不知道应该准备复试,准备二战还是准备找工作。整天浑浑噩噩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魏伟教导同学们,一定记好: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能够考研成功就是我们四年本科生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觉得能过复试线的就认真准备复试,能过国家线的就准备调剂,不能过线的就好好准备找工作或坚定信心准备二战。

三,厌倦情绪。同学们经历了近一年的考研,从准备到努力到冲刺,一路下来,身心俱惫,有的人看到考研书籍就想吐,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还要准备复试,大家要为自己这一阶段的小目标做最后一搏,成就一个完美的自我,成功了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自己的自信心也会极大地增强。

四,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会出现在部分复试成绩不高的考生身上,这部分考生认为自己的学校不好,成绩不高,觉得被刷纪律很大。魏伟老师教导:我本人也是硕导,从我个人对研究生的评价而言,学生的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自律精神以及拼搏精神。他要求大家放下这种情绪,奋力一搏。

五,紧张情绪。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考研复试环节。有个别学生心理素质不好,面对一大群专家的提问,会出现身体打颤、浑身出汗、语无伦次、大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魏伟老师打算开学后邀请本系老师,给这部分学生安排一次模拟面试,化解紧张情绪。

最后魏伟强调,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了,复试环节和调剂工作就成了主要矛盾了,复试的同学要给自己准备一个清净的环境,安心复试;调剂的同学要及时沟通老师,多渠道了解信息,争取调剂成功。

案例意义:通过此次课程引导,消除了考研成绩出来后学生们的各种不安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清楚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此次思政课程对提高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6班同学们的复试成绩,提高考研录取率有重要意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安抚考研成绩出来后学生的焦躁情绪。有的学生考研成绩不好。觉得能过复试线的就认真准备复试。能过国家线的就准备调剂。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