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依托“春苗助学七彩梦”支教项目,于近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活动。此次党建活动联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师生与杉溪学校的百余名师生共同在江西上饶开展,以“国旗”为精神纽带,将历史教育、使命教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奏响“初心传承、奋斗担当”的青春强音。
7月6日晚上,学院党委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党委、上饶广丰广信村镇银行党支部举办了“红旗映初心·薪火永相传”爱国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我院特别邀请了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周茶仙教授以“国旗的由来及历史变迁”为题,结合上饶地区抗战斗争史实,系统阐释了国旗作为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象征的深刻内涵,引导师生从国旗演变轨迹中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发展的辉煌历程,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
随后党龄58年的中越自卫军老战士刘允林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分享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活、广丰区“丰声水起”宣讲团开展了红色宣讲,活动尾声,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被郑重展示,其承载的历史重量与精神价值,让“爱国”二字在师生心中愈发具象而厚重。
7月7日上午,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支教团师生、广丰广信村镇银行代表及杉溪学校80余名师生齐聚现场,见证由六名华理学子组成的护卫队托举着天安门国旗迈着铿锵步伐进入会场,在场师生用庄严的注目礼迎接这一神圣时刻,也让杉溪学校的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国旗的神圣与庄严。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珊向同学们介绍了这面天安门国旗的由来,华东理工大学建校的时代背景。寄语同学们以国旗为引领,努力学习,将小我融入大我,携手成长,共同建设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傅继强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杉溪学校同学们的深切关心,向精心筹备此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强调农村是青年成长的广阔舞台,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希望支教团成员“以爱为帆、以行作桨,让爱国精神在支教课堂落地生根”。寄语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杉溪学校校长徐斌在致辞中回顾了上饶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感谢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将融合了上饶地方特色红色文化的美育课程带到了乡村课堂里来。
我院支教学生代表匡威在国旗下发表了“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的主题演讲,全体支教成员将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本次支教活动,让孩子们在美育课程中感受红色文化和家国情怀,践行“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的铮铮誓言,以乡村支教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随后,我院支教团为当地学生开展“非遗传承红色文化美育课堂”。支教队员们以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学习和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课堂上,孩子们手持剪刀,在红纸上精心剪裁,用灵巧的双手剪出象征革命精神的图案,如五角星、红旗、和平鸽等。支教队员将剪纸技艺与红色文化故事相结合,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孩子们在剪纸的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随着剪刀的起落,红色文化的精神在纸张的翻飞中逐渐显现,爱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红色基因在传统艺术的传承中得以延续。
7月7日下午,我院师生代表前往广丰区人民医院,走访慰问了当地抗战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叶英同志。叶英同志虽已年过百岁,但仍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革命年代坚守信仰、奋勇杀敌的故事,寄语青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奋斗之姿建设祖国”。这场“沉浸式”党课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国旗的鲜红源于革命先烈的热血,今日的安宁离不开前辈的牺牲奉献,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历史探寻、理论宣讲、实践传承等多元形式,将国旗精神与初心使命教育深度融合,是我院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实践。参与师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奋斗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奋斗的风采,在青春赛道上续写“初心不改、薪火相传”的时代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