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党建+野外实习”融合教育总结 ——党建融合引领下的生物学科研育人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5 16:51:36

2025年7月15日,生物系主任翟保评教授与党员教师们带领着2023级的8个班级,近400名学生前往吕梁市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党建+动植物与生态学综合野外实习”。党组织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都参与其中,确保了科研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进行。通过实地的考察、采集标本和数据以及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本次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功地完成了既定的科研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参与的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生态方面的启示。

图片

实习初始阶段,系主任翟老师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本次实习是落实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其教学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本科专业评估的成果之一,要求全体成员以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态度投入实习。同时,每位教师围绕野外环境风险,住宿安全,详细讲解安全实习流程,并结合专业知识,详细讲解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

图片1

图片2

植物学模块

图片3

划分“党员责任区”,由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记录缓冲区植物种类与植被特征;

夜间在驻地设立“红色夜校”,党员教师边指导腊叶标本制作,边结合《检索表》开展植物鉴别示范。  

昆虫学模块

图片4

成立“党员先锋队”,在网捕与灯诱采样中冲在一线;

闭环教学“安全采集—标本制作—专题研讨”各环节均由党员教师示范操作,确保科研规范。

生态学模块

图片5

党员教师牵头测定群落生态因子,指导学生完成最小面积确定与多样性指数计算;

现场成立“红色攻关组”,把测得数据即时汇总为生态因子数据库,同步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实践。  

参观学习

实习团队走进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中心,由保护区党员技术骨干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开展“微党课”交流。

突发天气应对

图片6

7月19日大雨导致外出中断,临时启动预案,室内组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标本整理、数据处理。

实践成果

图片7

采集植物标本400余份、昆虫标本50余种,全部经由党员教师审核入库;  

完成生态因子数据库建立及多样性分析报告,其中党员教师指导的3个专题小组获学院优秀报告表彰。

育人价值

学科融合:实现动植物学、生态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跨领域结合;

责任升华:通过实地观察与党员示范,激发学生生态保护使命感。

图片9

庞泉沟实习在党旗引领下,构建了“课堂—野外—实验室”三位一体的红色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责任编辑:史晓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7月15日,生物系主任翟保评教授与党员教师们带领着2023级的8个班级,近400名学生前往吕梁市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