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党支部创建方案1

2021-01-18 19:43:47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3号)文件精神,教育部遴选产生10个高校党委、100个院系党组织、559个党支部分别作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生工作党委学团思政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为切实按照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要求,按计划、分步骤做好培育创建工作,结合学团思政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展样板党支部建设,提供引领参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为加快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

二、建设目标

结合学团思政党支部实际,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为标准,以“政治引领、完善制度、改革创新、典型示范”为目标,打造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七有力”样板支部,实施思想引领型党建示范工程,加强师生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实现政治引领、服务学生的建设目标,服务于学校追赶超越、高水平一流院校建设,探索形成“思想引领行动 党建提升信仰 ”的“三型五结合”支部建设模式。

三、建设任务

针对学团思政党支部学生工作党委、思政部、团委三部门结构特点,充分发挥支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实践育人功能,着力打造引领型、学习型、实践型“三型”党支部。

(一)实施“三引领”计划,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党建、思政、团建”三引领计划,打造“引领型”党支部。

1.党建引领

1)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组织生活、党日活动、日常管理等方式,引导支部党员、干部师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教育实践、推动工作。每月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1次。

2)创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国防精神”等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师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加强党务工作者培养。每年选派1到2名支部委员参加党务工作者专题业务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提升支部管理水平。

4)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通过“七一”前夕党员过政治生日、新党员宣誓、红色经典朗读会、暑期组织教师党员前往红色基地遵义参观学习等活动,提升党员党性意识,增强党员党性修养。

2.思政引领

1)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深入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中

2)通过开展“思政大练兵”讲课比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培养1到2名省级以上思政教学能手,整体提升我校思政教育水平。

3)发挥思政、党团教师优势,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方法,通过培养1到2名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个成熟的思政宣讲团队,发挥大思政教育作用,打造思政教育高地。

4)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支部党员课堂教学、论文选题、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开设2个省级以上课堂教学项目,1个基层党建科研课题,拥有1到2名省级以上优秀党员。

3.团建引领

1)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学生党员、团员青年中,通过开展“敬老爱老”、“大手拉小手”、“秦岭环保宣传卫士”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万名学子扶千村“爱心助农”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工程,打造国防特色精品社团

2)开展国防大讲堂“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讲座、“爱我中华,心系国防”国防知识竞赛“弘扬军工文化 践行工匠精神”等专题活动,引导学生知校爱校,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3)发挥教师党员在学生思想教育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发挥公益协会平台作用,利用周末、寒暑假组织引导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传、红色之旅、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二)实施“双融合”计划,实现管理与服务结合

实施党支部对师生党员的管理与服务双融合。在服务党员同志的同时,内化管理理念,增强组织建设,强化支部凝心聚力功能。

1.做好党员发展、党员党籍和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爱帮扶和党纪处分、组织处置等基础性工作

2.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每月召开1次支委会,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年召开1次民主评议党员会议。

3.“两学一做”为抓手,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师风建设、学术诚信、联系服务群众等主题活动,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党员思想基础,强化教师党员师德师范建设,夯实支部党建基础。

4.坚持以支部建设服务群团组织,做好联系、服务师生工作。健全困难师生关心帮扶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开展服务、帮扶、慰问等活动。

5.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听取、回应师生意见和诉求,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师生之家,增强师生归属感获得感,做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6.与地方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联建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定期开展理论学习。通过结对共建,服务地方社区,增强支部凝心聚力功能,形成互带互动、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三)实施“三覆盖”计划,实现指导与培养相结合

实施“以老带新”覆盖青年党员“谈心谈话”覆盖帮扶师生、“线上线下”覆盖学生党员三覆盖计划,坚持指导与培养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增强师生党员党性意识、学习意识,强化支部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党支部

1. “以老带新”覆盖青年党员

1)发挥老党员模范带头、传帮带作用,对青年党员进行培养教育,为支部队伍建设提供新鲜血液。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业务需要,引导青年学术骨干、优秀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确保支部工作覆盖到每一位青年教师。

2)探索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科研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2. “谈心谈话”覆盖帮扶师生

1)建立支部书记联系青年教师、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双联”制度,开展谈心谈话,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培养教师发展对象,鼓励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2)建立党员帮扶困难学生网络平台。建立较为科学的困难学生网络共享帮扶平台,记录学生基本资料、变化、帮扶情况、谈话情况等信息,对党员帮扶困难学生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

3. “线上线下”覆盖学生党员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通过党校、党员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强国”APP、易班等形式,对学生党员进行线上线下系统培养教育。

1)积极探索党课、团课教学方法,采用集中学习、视频学习、实践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2)制作具有一定水平的微党课,微团课短视频,为学院和其他院校党员、团员教育提供良好素材。

3)利用学校智慧校园网络平台,通过搭建“党课e频道”、“易班”,建立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网络平台记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情况和评价情况

(四)实施“实践育人”计划,坚持立德与树人结合

引导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政、党团教师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方法,打造“实践型”党支部,实现“实践育人”新目标。

1)开展“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党员示范建设引导教师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六有大学生”做好表率。

2)培育1名省级师德师风标兵。发现挖掘支部师生党员典型,深入提炼树立具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可学习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事迹。

3)建设具有“六有”的党员活动阵地。有固定场所,悬挂有醒目的“党员活动室”标志牌;有主要的党建工作上墙内容;有相配套的桌椅、资料柜;有方便党员进行信息化教育的相关设备;有一定数量的党史理论书籍、党报、党刊等党建学习资料;有齐全的党建工作制度、党员名册、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建党对象名册等档案资料。

4)在国防展馆设立“大学生党员国防教育培训基地”、设置“学生党员示范岗”。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等活动

5)利用周末、寒暑假组织引导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传、红色之旅、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着力打造“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学生党员三下乡服务队”等优秀学生品牌团队。争获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四届会员单位。

6)整合社会实践教育资源,拓展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全体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教育。

(五)实施“全面监督”计划,坚持教育与监督结合

加强党支部规范管理,提升党员教育和监督,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1)学生工作党委与支部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真正落实好“一岗双责”责任。年末支部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述职述廉。

2)加强廉政教育和宣传,开展“讲规矩、守纪律”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教育,全年不少于2次。纪检委员、支部书记讲廉政专题党课每年不少于1次。

3)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模范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半年谈心谈话不少于1次。

4)及时掌握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每年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和解决问题,每月统计1次师生思想动态

5)党支部每半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1次支部工作,党员每年向党支部汇报1次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实现政治引领、服务学生的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支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实践育人功能。党员每年向党支部汇报1次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