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展开

2021-03-05 11:02:2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给本科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疫情期间不能开展课堂教学的特殊情况,文学院按照学校《关于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精神,结合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不停研”的要求,迅速响应,统筹安排,创新工作方法、整合网络资源、探索教学模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自2月17日以来,学院通过积学堂、毕博教学平台、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树、爱课程、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结合QQ、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对近70门课程进行了网络教学。

在开展线上教学中,文学院各位老师积极准备,提前反复调试,既充分利用已有的线上教学的资源,又不断建设新的课程资源。每位老师所思所想都是按时进行线上教学,切实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贯通大一到大三六个学期,是文学院的主干课程之一。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各位老师结合已经建设完成的慕课、精品课资源,同时利用其他各类平台量体裁衣,在不同的学年、不同的班级实施差异化、对应性的教学策略,辅助线上教学。2019级汉语言文学三班任课教师刘彦青采取视频资源和直播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他在每节课会布置观看课程视频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后同学们在QQ群中进行交流,直播时再对视频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或做深入讲解;2018级秘书班任课教师祁伟针对学生提出的慕课师生互动较少、学习效率难以保证等问题,利用QQ群屏幕共享功能进行即时教学,通过共同观看视频、在线讨论答疑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问题。

其它教研室的老师也都结合本教研室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展开线上教学活动。朱湘蓉老师在讲授《古代汉语》课时,一边利用我校积学堂上胡安顺老师主讲的公开课资源,一边努力克服硬件条件和技术的困难,摸索学习录屏等新技术。在谈到自开学以来的线上教学时,她表示“我只能说是摸索前行,磕磕绊绊,边教边改。能够顺利进行,真是得到了太多的帮助:一是有胡老师建立的优秀的课程平台,保障了教学效果。二是有教研室周到的安排与帮助,使我身在校外,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有学校的精心组织,及时组织我们学习网络授课知识和技能,还不断地想办法帮助老师们解决各种难题,我印象里何聚厚老师的网络授课我就听了三次。四是有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配合。没有能干的学委、一呼即应的全班同学,教学也不会这样顺利。要说感想,就是一句话;教学相长。这个特殊的寒假和这个刚刚开始的特殊学期,我从周围的老师们、全班的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我要继续好好学。”《现代汉语》任课教师王昭在对已有线上学习平台的使用方式和平台稳定性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了学生们更为熟悉、操作更为便捷、稳定性更好的哔哩哔哩直播平台和微信群,利用网络直播间对学生在线授课,并使用微信群分享资料、答疑和布置作业。

惠红军老师本学期为全校开设了通识选修课《<老子>导读》,为了上好第一节线上教学课,惠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考虑到线上授课时可能出现的网络拥堵问题,他在学习通平台、超星直播和QQ上分别搭建了授课平台,并上传了相关课程资料;在选课、分班、上课之前的时间节点,他与教学秘书密切配合,提前发布通知,保证师生沟通协作的顺畅;在第一课正式开始之前,他与学生提前20分钟进入课堂,调试各课程平台的课堂效果,最终确定通过超星直播,以屏幕共享的方式上课;在上课期间,在直播的同时,他也随时关注学生在超星直播窗口以及QQ群上的留言,及时答复学生在留言区的提问,与学生及时互动、讨论。

除了在技术上保证线上教学有序进行外,各位任课教师还结合各自的课程特色,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回应新的教学形式下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针对《文学鉴赏与评论》这一门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很强理论性的课程,任课教师裴亚莉探索出了既能在上课期间和同学同时在线,又能在课后时间让学生反复学习,同时能够利用线上课程的传播优势为社会听众服务的教学模式。她尝试着选择使用微信语音群的方式在线授课,课后将所有语音编辑为完整音频文件,再将音频文件提炼为文字讲义,在课后使用“音频+讲义”的方式,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这种方式不仅在学生学习中起到了较好效果,也在校外获得了积极反响: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大、社科院文学所等单位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已经将本课程推荐给学生,作为辅助学习渠道。

《电影美学》任课教师李雅琪深感网络授课就像导演一台大型晚会,教师要集导演、策划、撰稿、摄影、导播、主播、舞美、灯光于一身,虽免于地点之间的奔波,但要做的准备和方案设计所花的心思要比以前多得多。但线上教学虽然带给教师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成长在自媒体时代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些机遇。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有趣互动,调节气氛,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设计到讨论中来;课后自己看直播回放,查漏补缺、寻找问题,争取下一节课做出提升。她还发现学生在微信群里沟通更放松,更容易激发更多问题、碰撞出火花。教学相长之下,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出青年教师更多的创造活力,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师生概念,塑造全媒体教师形象。

《大学语文》课程是文学院为全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早在2016年我校毕博平台建设之时,文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就紧随学校步伐,开始了信息化探索。2018年春,随着学校、教务处引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语文》着手慕课课程的建设。2018年12月30日即在中国大学慕课在线(爱课程)上线,开课第一期选课人数10803人。今年2月第四期开课,选课人数达到15577人。在当前“不停学”的非常时期,《大学语文》更是打破了单一的教学形式,将《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既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依托打造完整的育人课程体系,也为大学生以及全社会开辟出一条通往语文教育、思想文化教育以及人文素养提升的课程平台。

线上课程的建设不仅离不开任课教师的付出,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文学院大一到大三的990余名同学也活跃在了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从授课方式的选择、对老师技术力量的补充、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讨论,都完善、充实着课程。这一次疫情的挑战,也实现着学生从课堂内容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课堂内容的生成者和积极的建设者。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力量也不可或缺。在开学之前,张新科院长、孙清潮书记非常关心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多次督促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工作;李跃力副院长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关于线上教学的工作精神,及时做出布署,和教学委员会多次讨论制定出《文学院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做好协调和改进工作;党委副书记李斐组织各年级辅导员联系每一名学生,调查学生情况,作为学院和学生之间的纽带,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各教研室主任根据本教研室的情况,加强和任课教师的沟通,研讨最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疫情当前,医者救死扶伤,为师自当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不仅保障了学生正常的学习进程,还为学生示范了文学院教师勤于思考、锲而不舍的研学态度,将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将真理和思政相融汇,开启了一堂堂生动的育人大课。

责任编辑:辛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文学院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展开。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