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助推教学模式创新

2021-03-05 15:38:19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及学院安排下,文学院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借助“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APP、快手直播等网络教学平台,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场知识丰富、实践简易、全员共享的学习“盛宴”。“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作为学院群策群力建设的线上实验教学项目,让教师与学生们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独特的互动模式,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实践的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不断涌现,教学模式的摸索改革,故纸堆的知识学习和面对面的单一教学模式也日益凸显出不足和缺陷,如何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探索出一条新的知识获取方式和教育方式,成为文学院面临的新课题。

在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与网络与实验中心共同携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环境,通过诸多专题标引与内容拓展,形成文学文本与文学环境的立体融合,辅以VR与AR技术,使学生参与虚拟要素的制作、触发与勾连,建成“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于2019年10月获批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获得参加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评选资格,目前2019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该仿真实验项目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和《唐诗与长安文化》慕课的基础上,将重要诗人的行迹、经典诗篇与唐长安城的经典建筑、政治军事大事、乐舞文献记载等有机整合为一体,具体还原唐代长安城核心格局,以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意义,为今日之一带一路寻求事实依托,不仅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便于宣传国家重大政治策略。

该项目改变了传统文科课堂单一讲授的模式,在师生联动的体系中,通过全面的要素聚合,将建筑、政治事件、美术遗迹、乐舞文献、西域文献这些因素变成可感的因素,为学生提供直接而全面的沉浸式体验,真正体会唐诗与长安城的紧密关系,而不再停留在枯燥的知识背诵和简单的视频短片层次上。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团队协作,建构虚拟环境,使学生仿佛回到唐代都城长安,感受人文环境,熟悉诗歌创作情境,完成对唐长安城的理解,以及虚拟平台的建设,从而达到在快乐中学习诗歌,在愉悦中感知长安文化的魅力。

值此疫情期间,同学们虽然不能返校,但是并没有因为疫情停止学习。“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为同学们的居家学习提供了便利,使得暂停的课堂教学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该仿真实验自从正式上线以来,就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和强烈反响。古色古香的画面,身临其境的感觉,穿越时空的体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实验项目主持人柏俊才教授表示,文学院积极推动虚拟仿真实验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开展,继续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实践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该项目会广泛吸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提高运行速度,丰富项目知识内容,优化网络实验平台建设和项目资源配置。

此次疫情中,“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成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理念下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对于继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树立了典型,也拉开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和网络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帷幕。

责任编辑:辛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助推教学模式创新。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