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 | 以身作则,毛泽东的菜园(第二十六期)
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接力奋斗,影视系直属党支部开展“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典型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结合专业特色,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重温红色记忆,激发爱国力行……
在延安杨家岭毛主席旧居附近,至今还保留着毛泽东的菜园,在整个大生产运动当中,毛泽东把自己置身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一边工作着,一边精心地耕耘着他的菜地。
在杨家岭毛泽东的菜地,当年毛泽东都种过哪些菜呢?毛泽东是湖南人,辣椒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辣椒,毛泽东还种了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
平时毛泽东工作非常繁忙,那他为什么还要种地呢?当时,大生产运动红红火火开展起来之后,毛泽东提出不能让一个人站在大生产运动之外,所以毛泽东自己首选以身作则,他说我工作忙,走不远,就给我在住屋附近找一块儿地吧。
除了毛泽东种菜,当年朱德总司令也种菜,朱德种的大冬瓜在当时也很有名,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参观。
大生产运动不仅在陕甘宁边区,后来在各个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都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变成整个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并且接下了丰硕的成果。到了1943年,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吃饱肚子的问题,而且已经能够丰衣足食,很多单位还留有小“家务”还有富裕,后来朱总司令就号召大家不要搞个人“家务”,要办好革命的“家务”,单位的“家务”。
1943年以后,整个边区的生活状况大有改善,物资供应也比较充裕。大生产运动,使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顺利渡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不仅为支持长期敌后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积累了共产党人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工作干部,使他们不仅会进行革命战争,也学会了发展生产。
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整个边区彻底变了样,边区开垦几十万亩土地,创办了70多家工厂和企业,军民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当时,国民党爱国将领邓宝珊有一次路过延安,当时延安正在开办大生产运动的展览会,他到展览会里饶有兴趣地看了,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琳琅满目,在农产品中,他看到了一个硕大的南瓜,非常诱人,他颇有感慨地说,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好啊,连边区的南瓜都长得那么好。
讲述者:邵金涛,影视系2018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