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诵读 | 邓小平“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第三十九期)
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接力奋斗,影视系直属党支部开展“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典型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结合专业特色,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重温红色记忆,激发爱国力行……
讲党史故事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从党的十三大起,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崭新的命题又是怎样提出的呢?
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首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1979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这也是与总结历史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总结历史经验,首先要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验。邓小平强调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外国的经验在他们那里是否成熟都不能原样照办,因为国情不同。
其次,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搞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会议强调,搞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过论证,讲求实效,使生产发展和改善生活紧密结合,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在科学地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之前,陈云和李先念联合致信中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工作的一些经验教训,他们提出建议,前进的步子要稳,不要再折腾,国民经济要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钢的发展方向,不仅要重数量,而且更要重质量;借外债必须充分考虑支付能力,考虑国内投资能力,要循序渐进。经过两年的努力,经济形势比较快地好转,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渐趋合理,长期存在的积累过高,农业、轻工业严重滞后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变,可以看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
再次,在大胆改革中探索新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说,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从1977年恢复工作以后,他曾在多个场合使用“改革”这个词,根据现在掌握的公开的资料统计,仅在1978年,他在不同场合曾经17次明确谈到要改革,内容涉及到多个领域。
同样,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也是邓小平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1978年10月,在接见外宾时,邓小平就谈到了说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从1979年到1980年,邓小平至少有12次提到“开放”这个词,可以说,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邓小平说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他对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一些消极现象,历来是非常警惕的,强调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邓小平把改革开放称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可以说改革开放,既是中国道路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点。
讲述者:陈奕龙,影视系2019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