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苏州大学:党建引领“四联四建” 同心共构“强引擎—全链条—专题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22 10:11:28


一、创新的背景与动机

强国建设,人才为先;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将“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纳入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战略布局,2025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近年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决扛起作为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苏州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强引擎”责任,设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工作委员会”,加强工作的统筹指导。通过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课程联研、资源联享等方式,统筹协同大中小学各方力量,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全链条”育人体系,通过覆盖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专题式”设计,与时俱进推动“课堂革命”,持续深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

二、具体做法及创新点

1.加强组织联建,构建多元联动机制。学院党委以党建共建完善多元联动机制,依托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省优势学科、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优质资源,发挥“强引擎”作用,与27家大中小学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并设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实践基地,以高校马院之“大手”牵好中小学之“小手”,积极开展党员示范课、红色研学、师资互派、集智共研、同课异构等活动。

同时,发起成立“在苏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苏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苏州研究院”,主动融入“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题学术研讨,形成“大学—中学—小学”多元同心联动的思政育人圈。

2.加强师资联育,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虚拟教研室,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苏高校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学术沙龙等,开展跨学段“同课异构”备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互助交流。打造“青椒论坛”,构建新教师、骨干教师、科研潜力型教师“三阶赋能”培养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支持。

3.加强课程联研,构建跨学段衔接机制。遵循“统筹设计、分段实施、有效衔接、逐步深化”理念,系统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方案,构建起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全链条”育人体系。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教学实际需求,设计16个专题分学段共同编写教学指南,完善教学内容,精心开发配套课件,编写深度解读教案,形成优秀课例,有效推进“专题式”教学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改革中生根发芽。

4.加强资源联享,构建馆校协同育人机制。与苏州市博物馆签约共建,探索如何更好地将苏州这座“百馆”之城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与苏州市革命博物馆、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范仲淹纪念馆、铁岭关纪念馆等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沙家浜革命文化、苏州“三大法宝”等育人资源,分层分类引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在重大事件发生地,拍摄4000多部微视频,努力把本土育人资源转化为更具“苏州味”的课程教学内容。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启示

(一)主要成效

1.高质量党建成效显著。学院党委入选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获评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相关教师党支部入选省级“样板支部”、校级“样板支部”和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等。

2.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强引擎—全链条—专题式”苏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获苏州大学2024年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苏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苏州经验”,成果被《新华日报》《交汇点》等主流媒体报道。

3.师资队伍建设亮点突出。学院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名、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江苏省高校网络思政名师3名。

(二)经验启示

1.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回应时代关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决策,旨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学院党委立足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使命和责任,主动回应时代关切,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2.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任务。学院党委指导各基层党支部聚焦核心任务,将党建工作与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相结合,及时将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堂,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3.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堵点痛点难点。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各学段思政课教学体系贯通不到位、一体化建设的教学内容及资源不丰富、一体化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学院党委通过统筹指导、资源整合、制度保障,支持各教研室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强引擎—全链条—专题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苏州大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苏州大学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决扛起作为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苏州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强引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