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宣传委员潘向强教授开讲课程思政示范课

发布时间:2024-11-14 10:08:04

20241169:55,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党委于独墅湖校区605-5309教室开设课程思政示范课,此次课程主讲人为高分子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潘向强教授。学部党政领导,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以及学部教师、学生百余人到场听课。

潘向强老师现为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主任、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创新的有机硒化学,以含硒聚合物精准合成为中心,实现智能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Sci., Bioact.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并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件。获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苏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2年),指导本科生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2013年、2024年),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结题优秀。此外,还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二、三、四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并分别获得123等奖。


潘向强老师此次讲授的是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该节课聚焦于可控自由基聚合这一知识点。围绕“为何要控制自由基聚合”以及“如何实现自由基聚合的调控”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剖析传统自由基聚合不可控的原因,并引出了“如何在聚合体系中实现低而稳定的自由基浓度”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也阐述了从自由基阻聚到聚合调控手段转变的辩证思维方式。潘老师结合科学发展史和身边科学家们的例子来解释知识点,与学生互动问答,营造了活跃热烈的课堂氛围,并且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当潘老师介绍到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发现历程时,他特别强调这是首例中国人参与发明的高分子化学反应。他详尽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王锦山博士如何在前人研究成果上获得灵感,在科研道路上持续进取,在科研探索、思想碰撞和理论完善等方面展示出的科学精神。


潘老师结合材化部精准聚合研究团队在前沿领域进行的探索以及将其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案例,讲述了身边有志之士推动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所作出贡献之故事。潘老师通过对思政内容在课堂中延伸讨论,唤起同学们内心深处对于追求知识和投身于科技事业充满激情之渴望。最后,在总结升华环节中,潘老师告知同学们个人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保持同步,并鼓励他们脚踏实地、积累经验,在不断努力奋斗中借鉴身边优秀科学家并争取更广阔舞台施展才能, 实现个人理想同时为国家和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何金林
高分子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潘向强教授开讲课程思政示范课。
支部依托一流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而设,打造“共聚”工作品牌,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