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员对话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谈数字经济与全光交换技术
在苏州大学和电子信息学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江苏省省级样板党支部和江苏省“强国行”双带头人党支部)持续发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学科优势,组织引导支部党员通过新媒体等多种信息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与经济社会的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强化党建与学科服务社会功能有效发挥。
全光交换节点被纳入国家“东数西算”“宽带中国”等战略规划,但广大的社会公众对这一技术还较为陌生。近日,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党员李泳成,受邀做客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的《数字漫谈》节目,采用对话的方式,通过生活化的比喻跟社会公众科普全光交换技术的相关原理,以及它与传统设备相比又有何优势,并列举了几个贴近生活的应用场景来进行了分析说明。
李泳成研究员在节目中介绍到,全光交换节点可以比作是网络世界的无名英雄。无论是看视频、玩游戏,还是在线学习、远程办公,背后都有它在为我们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连接。特别是它的低时延特性,在视频会议等高实时性要求场景尤为重要。实际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已在我国部署了大量基于全光交换节点组网的网络,我国网速提升正得益于此。
当前,在AI大模型应用领域(如DeepSeek、ChatGPT等),面对动辄需要万卡互联的大模型训练需求,全光交换技术不仅支持更大规模的算力卡互联,还能提供更高带宽和更低的卡间通信时延,这正是谷歌、微软等企业已在数据中心实践该技术的原因。未来随着AI深入各行业,全光交换技术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整个科普过程,李泳成研究员不仅生动有趣的展现了全光交换技术的理论和未来应邀前景,还明确的表示国产全光交换节点设备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潜力巨大,竞争力极强。我国光通信产业全球领先,技术甚至超越欧美国家。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长,国产全光交换节点凭借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成本优势,定能为这些国家提供优质通信解决方案。
这些都让公众可以更切实的了解未来的国家网络规划不仅会比现在走的更快更好,还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也将促进我国光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 推动通信与人工智能、感知、计算等跨领域的融合发展。
未来,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全光交换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支部党员也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校企携手,共同攻克更多技术难题,助力我国在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