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传薪火 丝路益课助振兴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职教帮扶”绘就东西协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图景
8月25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的“丝路益课”公益讲座首课开讲。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郑英教授通过线上讲授的方式,为新疆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带来《操曲晓声 观剑识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与超越》专题讲座。
作为深耕职教领域 20 余年的教育学博士,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郑英教授拥有丰富的理论储备与实践经验。此次援疆传经,绝非简单的“经验分享”,而是将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与西部教师成长需求深度对接的“精准赋能”。她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奖团队领衔者的实践积淀,结合全国赛事评审的专业视角,从比赛逻辑拆解、团队协作搭建到教学文本优化、技术赋能课堂,为西部教师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法论;更以样板支部“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科研”的探索为例,传递了“党建+文化+职教”的融合发展理念。这既是破解西部职教教学难点的“钥匙”,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落地的“桥梁”,让西部教师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深化对“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认知,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受益匪浅、意犹未尽”的感受背后是西部职教对优质资源的迫切需求,也是“丝路益课”价值的直接印证。这场讲座超越了传统“输血式”帮扶的局限,转向“造血式” 能力共建:它不仅为西部教师注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技巧,更通过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先锋示范”,激活了西部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内生动力,让“文心铸魂 美而大之”的党建品牌理念转化为推动西部职教发展的实际效能。
从更宏观的国家战略视角看,“丝路益课”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公益讲座。它是响应党中央“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战略的职教实践,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履行“辐射带动、服务社会”责任的具象化表达——通过搭建“线上 + 线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东部职教的成熟经验、创新模式精准输送至西部,助力西部职业教育缩小与东部的发展差距,为当地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新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以课程为纽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教学指导,在东西部教师的互动交流中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协作中落地生根。
“丝路益课”并非单次行动,而是郑英教授带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江苏省“青蓝萃艺”优秀教学团队,基于多年援疆经验打造的长效帮扶品牌。后续系列课程将围绕支部建设、教师发展、教学艺术提升、教学激励机制探究等主题,以“线上讲座传经、线下指导破难、研讨交流互鉴、活动共建融情”的多维模式持续推进。并将向更多有需求的地区延伸——这意味着一套“党建引领、职教协同、资源共享、长效赋能”的帮扶机制正在形成。这种机制既发挥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头雁效应”,又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优质职教资源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服务国家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国家大局、党建工作如何赋能社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苏工美方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