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融合,支部共建赋能发展——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实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2025年湖北班)的学员,在为期数日的学习中,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实务方法和制度流程,尤其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结合本人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学院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实际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在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基层党支部既是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也是推动育人、科研和产教融合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坚持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突出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内涵式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在培训班“政治理论学习”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内容,深刻认识到思想建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传统和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教工支部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1.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及时组织学习党中央重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
2.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微党课”进课堂、进车间、进项目现场,增强党员教师的政治认同与行动自觉;
3.聚焦党的纪律建设,通过组织专题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等内容,引导党员严格自律、守牢底线。
通过系统学习和常态化政治教育,教师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不断增强,为党支部高效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组织制度,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
“党建工作实务”模块的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工作在激活支部组织力方面的核心作用。
近年来,教工支部重点从规范程序、创新载体、增强实效三个方面着手,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以项目化推动党课进项目,2024年围绕“专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专用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等产教融合主题组织专题党课4次;创新谈心谈话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压力纾解相结合,通过“谈工作、谈教学、谈成长”的方式,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生活会,结合“述学、述职、述廉”,推动党员互评见人见事,整改措施具体可行。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仅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也逐步演化为凝聚团队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突出融合导向,提升党建育人实效
在学习“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育人树三型品牌”等模块中,我深刻认识到高校党建必须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融合。教工支部依托“党建+课程”“党建+项目”“党建+服务”三大路径,将党建资源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
党建+课程:依托专用汽车制造专业课程,融入红色工匠精神、行业家国担当等思政元素,打造《专用汽车文化》《职业生涯规划》等“党建+专业”示范课程;
党建+项目:支部党员教师带头参加“智改数转”技能大赛、申报“国家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联合基金项目)”等项目,形成党员带头、团队协同、产教共融的科研机制;
党建+服务:结合随州“专用汽车之都”战略,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技术问诊”,每年服务企业20余次,参与完成多项省级项目联合申报。
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融,为人才培养注入了红色基因,也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
四、打造特色品牌,建设高质量支部队伍
在学习“立标杆、创品牌、强特色”和“高校党建案例选学”中,教工支部进一步明确了创建“三强”党支部(组织强、服务强、队伍强)的方向。
为打造支部品牌,教工支部主动创建“专汽先锋·产教融合”党建品牌。
组织方面,建立“支委-教研组-课题团队”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党建引领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
服务方面,打造“服务产业+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三位一体工作格局,近三年累计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
队伍方面,打造“青蓝工程+党员示范岗”,推进党员教师“教学能手-教研骨干-项目带头人”递进成长,支部成员中1人申报省级教学名师,6人入选市级产业人才。
高质量支部建设,让“党的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教学一线、科研前沿和服务阵地,为学院改革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结语
通过此次网络培训班的系统学习,我更加坚定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导向意识,也更加清晰了支部工作的方向与抓手。下一步,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组织制度执行,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带领教工党支部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走深走实、争先创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