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破解七里海周边“人鸟矛盾”,让业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10-09 08:01:29

近年来,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迁徙,其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加。然而,这一生态向好的景象却也给七里海湿地鸟岛附近的大八亩坨村稻蟹混养合作社带来了困扰,合作社 3000 余亩农田成了鸟类的 天然食堂,农户种植的水稻以及养殖的螃蟹等出现大量减产情况。

IMG_20250911_102023

每到秋季,正值水稻成熟与河蟹上市的关键时期,东方白鹳、白琵鹭、野鸭等国家保护鸟类成群结队前来,侵袭农民的水稻与河蟹,驱鸟成了村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八亩坨村稻蟹混养合作社负责人刘振无奈地向学院师生诉苦:“‘早起的鸟儿有螃蟹吃,我们起得比鸟早,一刻不停地在赶鸟。人力驱赶、放鞭炮等各种法子都用上了,这些年生态环境好了,稻田里鸟多了起来,可它们大多是受保护的,经过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教育,我们也知道不能伤害它们,可不驱赶的话,咱农民一年辛苦劳动的成果就没了呀。

IMG_20250911_094419

    在天津市教育两委《关于开展天津市高校 一融双高 —— 百名书记破百题项目》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将着力解决七里海地区人鸟矛盾作为支部落实高校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 赋能拔尖培育计划和 强国行专项行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并迅速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分析可知,人鸟矛盾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核心则是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识与践行问题。

IMG_20250911_100046


为此,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学院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通过 理论宣讲 - 案例浸润 - 情感共鸣三阶段思想引领,积极转变村民观念,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刘振等多名村民深受感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光荣地成为了预备党员。另一方面,交通与建造学院党支部也积极行动,在大八亩坨村稻蟹混养合作社建立了无人机操作校外实践基地,精心研发了 智能识别 - 非伤害驱离无人机系统,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同时每周安排师生到基地开展实操实训,实现了常态化鸟类非伤害驱离,最终达成了 人鸟和谐、生产生态双赢的良好局面。

IMG_20250911_101536


这一实践生动地缓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困扰七里海周边村民的难题找到了破解之道。保护野生鸟类绝不能以牺牲村民利益为代价,村民们对农业生产的合理诉求本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理应得到充分尊重与保障。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及学院的技术优势,运用科学化手段化解 人鸟矛盾,努力为实现野生鸟类保护与村民利益保护的平衡,为野生鸟类保护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贡献渤海思路,助力乡村振兴不断迈向新台阶。

IMG_20250911_100406


责任编辑:苗建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七里海湿地鸟岛附近的大八亩坨村稻蟹混养合作社开展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既保护了野生鸟类,又保障了农民利益。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